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存量规划的大背景下,如何使城市用地承载合适的功能业态成为了当前规划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城市餐饮业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产业,因此在新时期探究餐饮业在城市空间的合理分布便有了更高的研究价值。同时新时期的规划需要我们从更加细致入微的角度去认知城市,更加关注个人的感受与评价,这使得能够反映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真实感受与消费偏好的网络评价数据拥有了更高的研究价值。因而本次研究尝试利用餐饮商铺网络评价数据从用户评价的视角来探究城市哪些区域更适宜餐饮业的发展,并进而对城市不同区域餐饮业的规划布局调整提供建议与支撑。本文首先对餐饮商铺评价分值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判断餐饮商铺评价分值是否受外部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人口密度、地租水平、交通相关、建筑及用地功能多个方面构建要素库,探究可能与餐饮商铺评价分值相关的城市要素。随后研究通过探索性回归分析、全局回归分析等方法判定出了与城市餐饮商铺评价分值相关度最高的城市空间要素,同时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了不同城市空间要素的权重。将不同要素依据权重进行空间叠加得出深圳市餐饮商铺评价分值预测结果,并根据预测结果对深圳市不同区域餐饮业的规划发展调整提出一定指引与建议。研究通过对餐饮商铺评价分值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餐饮商铺评价分值在空间上不是随机分布的,说明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不仅是由商铺自身所决定的。餐饮商铺评价分值与多个城市空间要素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主要与地租水平、干路网密度、康体设施密度(B32)、体育场馆密度(A4)、餐饮商铺密度(B13)、公司密度(B2)6个城市要素呈现为正向相关关系;与工厂密度(M)要素呈现为负向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依据相关要素对深圳市餐饮商铺评价分值进行了预测,并依据预测结果结合餐饮商铺密度分布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9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用地分别提出针对性的餐饮业发展建议。由于数据获取难度等原因,本次研究的要素主要为餐饮商铺的网络评价分值,未考虑餐饮商铺的实际营收效益等要素。因此本次研究仅能从网络评价的视角为餐饮商铺选址提供一定指引与建议,不能作为餐饮商铺选址的唯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