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观不仅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根本看法,同时它也充满了社会历史意义,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关系,受到当时生产方式的影响与制约。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推动历史的进步。人来源于自然而又独立于自然,自然养育万物而又有自己的因果必然性,如何认识自然以塑造美好生活就成为人类社会探讨自然奥秘的一个永恒主题。本文从四个部分来深刻阐述了苗族自然观的探析。绪论部分描述了选题的依据、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其中选题的意义是论述的重点内容,从选题的理论意义而言,有利于丰富我国民族文化的理论宝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补充,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主发展权利;从选题的实践意义来看,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范式,为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做出有益的尝试。论文的第二部分详细地分析了苗族自然观产生的根源,古代自然观产生于古代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我把这一历史时期产生的自然观称之为童稚时期的自然观,分析了童稚时期的自然观的三种形式,一是正常的童稚时代,以“两希”(希腊、希伯来)文明为代表,呈现出“神-原欲-人”三位一体的文化特点;二是早熟的童稚时代,以汉民族的自然观为代表,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为主要文化特质;三是亏损的童稚时代,以应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交往所带来的挑战为核心,这是一种农耕文明的传承下的自然观,体现了不发达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论文的第三部分论述了形成苗族自然观的几种“样态”。本章描述了苗族的历史文化起源,同时更加浓墨重彩的论述了苗族自然观呈现的几种“样态”,即远古时期宗教图腾崇拜的自然观、古代时期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近代正在萌芽中辨证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论文的第四部分描述了苗族自然观的现代价值,本章是从苗族先民在认识自然、敬畏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中,展现出的有效生态意识和生态手段,极大维护苗族地区的生态坏境,因此在新时代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对其加以吸收借鉴发展,使得其价值得以再次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