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青海藏族部落千百户制度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iuyu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吐蕃王朝分崩离析后,分布在青藏高原北部、东部的藏族部落并未随着王朝的覆灭而消亡,而是通过部落间不同程度的兼并与扩张,发展成为新的部落,其内部组织结构与部落文化因而得以留存下来。元朝以来历代中央王朝没有对分布在青海的藏族游牧部落采取内地中原地区的行省制等以地域为界限的行政管理制度,而是采取了因地制宜、符合当地藏族部落发展的以流动户数为基准的千百户制度。千百户制度最初是以军政一体的形式出现在藏区,直到元朝,蒙古部落中实行千百户后,将千百户移植到青海藏族各部落中。明朝沿袭此制度,清雍正年间确立并于道光年间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了对千百户的规范与管理。它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其社会背景、历代中央王朝的治边政策、生产方式息息相关。千百户制度的出现强化了部落的凝聚力,繁荣了藏族部落的经济,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民众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使除河湟地区外的青海藏族部落文化完整地保留下来,丰富了整个藏族文化。本论文试图在学界前辈们关于千百户制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各种历史文献、地方史资料和民族学调查资料中关于青海藏族部落千百户制度的记载,运用传统史学的考证、描述、综合分析等方法,力求完整地论述千百户制度形成的历史原因,历代王朝对千百户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及千百户制度的特点等内容。本论文由四章内容组成,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千百户这一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此章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中解释了“青海”这一地名及其在历史上的疆域范围,另外也简单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分布在此地的藏族部落。第二小节中概述了元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在此地的施政方略,为进一步分析千百户这一制度做了适当的铺垫。第三章共分为三个小节,其中第一小节主要概述了千百户制度的形成、确立、强化以及削弱的发展历程。第二小节以三个藏族部落为例,即纯牧业工贡麻部落、半农半牧茫巴夏松部落、农业郭密部落为例分析了千百户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另外阐述了千百户的赏罚以及防止族民北渡、请票易买粮茶催纳粮赋、组织部落会盟、分配部落土地的职权。第三节分析了千百户制度的特点,即兼任部落首领与中·央官职;地方性的政教合一统治;以及简单概括了与农业土司制度的异同。第四章阐述了千百户制度产生的原因及这一制度对外与中央王朝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内维护部落安定的历史作用。
其他文献
<正>一、旅游资源概述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东临黄河,西接武威,南临白银、兰州,北依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
基于热传递基本原理的高速动车组辅助变流器箱体热仿真设计流程主要包括建立几何模型、设置仿真初始条件、网格划分及稳态求解计算3个环节。根据辅助变流器的基本技术参数,并
<正>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inn.)又名百日红、痒痒树等;满堂红,属千屈菜科紫薇属,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形优美,树皮光滑,老树表皮片状剥落,树干苍润,古雅珍奇。花有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国有控股企业提升职工思想意识、改善发展环境、实施深化改革的内在需要。因此,在抓好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
修辞叙事学始于第一代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罗纳德·克莱恩对情节的修辞效果研究,历经第二代和第三代芝加哥学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如今已成为后经典叙事学主要流派之一,呈现出
为了更好地促进梅州油茶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油茶魅力和梅州市油茶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阐述了梅州油茶产业的优势(strength)与机遇(opportunities)、
在语用学研究中,会话隐涵是重要内容,因为会话隐涵对言语交际的表达和理解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从格赖斯提出会话隐涵理论开始,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巨大的争论,许
<正>以"做短期生意、制造话题以打响知名度,然后立即消失"的快闪店营销模式因为在推广产品、压缩租金成本以及口碑效应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品牌的青睐对于初创企业或小众
<正>“说课”,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形式。那么究竟如何说呢?1.说课的意义。说课,能体现一个教师对教材大纲的理解水平,反映教师备课、上课的整体素质。因为说课既需教师的语
期刊
<正>动物高生长性能是养殖场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而确保生产效益的前提是保障动物健康。由于动物肠道是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肠道健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