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其进行传承、保护,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也是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所要求的。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各种保护和传承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中也不断完善起来。其中,生产性保护方式在2012年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颁布之后,逐渐成熟和规范,促进了我国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推动了其发展。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是我国国家级珍贵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元、明、清600多年历史洗礼,延续至今,成就了水井坊酒独特的品质与风格,也承载着我国悠久的白酒文化。它在历史长河中渗透于成都平原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蕴含了成都平原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成都平原民俗和地域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进行生产性保护是要将“历史”转化为现实,让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因素成为现代生产的依据和动力,并成为传承和创新的源泉。同时也通过生产性保护提高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的生产和发展能力,使其以新姿态融入生产和生活,实现有效保护和传承。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相关概念阐释为基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含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含义与特征进行梳理、分析,论述生产性保护是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方式。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属于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其产生背景、技艺特色和其蕴含的历史文化核心元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对其进行生产性保护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和经济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方式和发展道路。对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的具体论述,是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企业担当三个角度分别切入,政府主导侧重论述政府对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的重视、相关行政指导、政策倾斜和扶持;社会参与侧重论述学者的研究、媒体的宣传、公众的参与;企业担当侧重论述企业在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文化内涵层面、固本和创新层面、传承人层面、展示设施和传习基地建设层面中的保护,以此展现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现状,挖掘其深层次规律。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一般规律和现存问题,提出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在生产性保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可以借鉴的经验,以期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及其他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性保护中能够更加完善,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