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临床数据库的构建及其科学性验证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医临床数据信息化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利用真实有效的中医妇科病例,构建中医妇科临床数据库,并通BP神经网络模型对有效病例进行学习训练和预测,探讨发现中医妇科症状定量处理方式。方法:本研究从2018年10月1日-2020年1月31日在广东省中医院中医妇科门诊跟诊学习并收集病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病例,选取其中的中医妇科症状与证型构建中医妇科临床数据库,通过将数据库中的症状定量处理和不定量处理,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中医妇科证候分类模型,比较和分析中医妇科症状的量化方法对中医妇科证候分类结果的影响。结果:本研究纳入病例中共有11个中医妇科症状进行了定量(量化)处理,经过BP神经网络模型学习训练后,中医妇科证型分类准确率为68.31%。1.症状月经量不定量处理,中医妇科证候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64.79%;2.症状月经周期不定量处理,中医妇科证候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66.2%;3.症状月经色不定量处理,中医妇科证候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71.13%;4.症状月经夹血块不定量处理,中医妇科证候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66.9%;5.症状痛经不定量处理,中医妇科证候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59.86%;6.症状带下色不定量处理,中医妇科证候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66.2%;7.症状舌色不定量处理,中医妇科证候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73.24%;8.症状苔色不定量处理,中医妇科证候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67.61%;9.症状苔质不定量处理,中医妇科证候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72.54%;10.症状脉象不定量处理,中医妇科证候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58.45%;11.症状怕冷不定量处理,中医妇科证候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73.53%。结论:1.中医临床症状定量的的前提是其中医诊断或治疗的有效性;2.中医妇科临床症状“月经量”、“月经周期”、“月经夹血块”、“痛经”、“带下色”、“苔色”以及“脉象”的定量处理可以提高中医妇科证候分类模型的准确率。3.中医妇科临床症状的量化方法可在中医其他疾病的症状信息处理中推广。
其他文献
伴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的绿色发展问题在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基层农村,农信社凭借其网点众多、人员众多的优势是目前乡村支农、惠农的主要力量,也是乡村绿色发展振兴的主要资金来源。在我国乡村绿色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农信社能否较好地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对于乡村的绿色振兴意义重大。本文以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为基础,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多层次分析的
电网诊断工作支撑着电网的科学发展。开展电网诊断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挖掘电网薄弱环节、发现电网运行中具体环节的不足和隐患,从而调整运行模式和监测的重点使电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短视频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成为互联网内容生产和内容消费的主要形态之一,社交媒体广告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在传统广告业发展面临困境、受众注意力稀缺、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流广告的出现无疑为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在众多的社交媒体中,信息流广告作为新兴广告的代表,以极低的干扰性和极强的原生性得以快速发展。笔者通过分析知网相关文献后发现,我国目前对于信息流广告的研究多集中
振镜激光焊接技术已在现代加工技术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的振镜激光焊接技术将原始的激光焊接区域变得更加灵活方便和可控化,而在近年来视觉传感装置的普及,视觉系统已在精密激光焊接领域中成为激光加工前视觉定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视觉系统和激光振镜的结合,让振镜激光加工更加精准。振镜激光飞行焊接技术,针对当前的振镜激光技术在一些大批量加工下的加工时间消耗问题,做出的一个以机械手和振镜模块组成的移动激
目的:随着多年来国家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大量的医疗数据被输入、储存以及不断的调用,然而对医疗数据的处理方面依然是短板。以前的研究注重的是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对文字本身的处理和分析较少,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改变这种现象,这是本研究的主要方向。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围绕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的处理包括分词、词性标注、语义分析等研究方向,本研究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分词、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等机器学习技术手
本文首先研究了带有源项的Chaplygin气体非对称Keyfitz-Kranzer方程组含狄拉克初值的广义Riemann问题,此后讨论了带有源项的Chaplygin气体非对称Keyfitz-Kranzer方程组波的相互作用.受源项的影响,非齐次非对称Keyfitz-Kranzer方程组的Riemann解是非自相似的,所有接触间断以及狄拉克激波的波线都为曲线.本论文结构分为如下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具有明显的性别二态性。雄性比雌性生长速度快约30%,可作为研究鱼类性别决定及分化机制的理想模型。性腺生殖功能
种群及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研究在有关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疾病的预防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此类模型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对种群与传染病研究十分重要的结果.本文以季节交替下种群、布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类具有一般功能反应的季节交替下混杂捕食-食饵模型、一类季节交替下食饵受脉冲扰动且带有一般功能反应的混杂捕食-食饵模型,一类具有反应扩散的多种群交叉感染的布病模型,分别
目的:对29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及有效预防提供参考。通过分析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胆红素脑病患儿早期识别这些高危因素并采取紧急有效的治疗措施去减少胆红素脑病患病率及病死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湖北省某三甲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295例新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新生儿致死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疾病之一,具有高携带率、高死亡率的特点。SMN1基因的突变或缺失是SMA的主要发病原因。目前针对SMA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且价格极度昂贵,国内患者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基因治疗为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治疗甚至治愈创造了可能性。本文以脊髓性肌萎缩症为研究对象,开展基因治疗药物分子设计和基因元件的优化。首先以CA启动子为基础启动子,构建了4种嵌合不同5’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