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乳腺癌在新发癌症中发病率最高,女性中乳腺癌的发病率(24.2%)和死亡率(15.0%)均位居首位。在中国恶性肿瘤发病中,乳腺癌位居第五位,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发病位居首位,死亡顺位第五位。目前,中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人群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我国乳腺癌疾病负担愈加严峻。因此,有必要开展乳腺癌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测评研究。HRQoL的有效测量作为经济学评价和卫生技术评估的关键和基础,将直接影响在决策中的应用。开展乳腺癌患者的HRQoL研究,能够客观定量评价乳腺癌患者的长期负担和生存状态,从而改善临床诊疗水平、协助临床决策,有助于更好地组织公共卫生行为以应对癌症为社会带来的挑战。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患者报告结局视角,同时应用普适性生命质量量表(EQ-5D-5L,SF-36)和疾病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QLQ-BR53)多种测评工具,全面系统地测量女性乳腺癌患者的HRQoL,探索HRQoL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普适性及疾病特异性量表在女性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评中各自的评估效果及各自所适应的情形,为患者诊疗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和科学的临床决策依据,为临床选择最优治疗方案和优化社会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描述性研究,资料来源于文献收集、现场问卷调查及面对面访谈。调查对象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乳腺科就诊及接受住院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共计621例,最终纳入分析的为608例。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相关信息,应用普适性量表(EQ-5D-5L,SF-36)及疾病特异性量表(QLQ-BR53)测量患者的HRQoL,探讨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量表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所运用的主要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多重线性回归,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等。 结果:1.样本人群基本情况:621名研究对象中,有效问卷为608份,有效应答率为97.9%。样本人群平均年龄为48.0岁(SD=9.6),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比例基本相同,样本人群受教育水平总体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者约占1/3,约65%的研究对象为城镇职工,其平均病程为38.2±40.9月,55%左右患者已处于绝经状态,35.8%患者处于TNMⅢ期,23.2%患者癌症已转移,所有研究对象中近一半患者(47.4%)仅将单纯化疗作为其治疗方式。2.样本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情况:EQ-5D-5L量表测得患者EQ-VAS=80.6±9.1,SF-36量表测得患者生理健康得分PCS=57.9±18.8,心理健康得分MCS=62.90±18.42,EORTC QLQ-C30和QLQ-BR23量表所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总分(Summary Score)分别为75.7±15.4和74.3±14.8。EQ-5D-5L量表测量结果显示约60%的患者在“疼痛/不舒服”和“焦虑/抑郁”这两个维度“有一点及中度困难”。SF-36量表测量结果显示,患者“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这两个维度受损害最为严重。EORTC QLQ-C30和QLQ-BR23量表测量结果表明,在所有功能领域中患者受损最为严重的是社会功能和未来期望;在所有症状领域,疲劳,失眠,经济困难和脱发烦恼等问题最为显著。3.样本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非参数检验的结果显示,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不同,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间存在差异,且多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职业、家庭年收入、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障类型、TNM临床分期、是否转移癌以及治疗方式都是影响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因素。4.不同测量工具测量结果: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EQ-5D与其他两种测量量表的相关性均较弱,SF-36与QLQ-BR53测量结果总分的相关性较高,QLQ-C30和QLQ-BR23量表作为癌症疾病特异性量表,其总分测量结果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两个量表各领域之间的相关性较弱。 结论:本研究应用普适性与疾病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相结合的方式对60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HRQoL进行全面系统测评,发现患者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信息方面的差异是导致患者生命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证实,年龄,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以及癌症是否转移是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三种量表在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评时其测量结果相关性较小,不同工具测量结果的差异性较大。今后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生命质量测评时,应该考虑将普适性量表与疾病特异性量表结合使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但应注意量表中某些相关性较高的维度,避免某些结果被重复测量,从而加重受访者的填写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