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临床研究旨在评价疏肝行气法治疗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的再发性腹痛(RAP)患儿的疗效,探讨中医临床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新思路。
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研究选取59例5岁~16岁伴HP感染的RA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用疏肝行气基础方治疗,对照组28例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分析伴HP感染的RAP患儿的临床特点,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腹痛级别和HP根除率。分别在治疗2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及治疗后12周,对两组患儿的腹痛症状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在不同阶段的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治疗的长期疗效。综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中药疗效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伴HP感染的RAP患儿的中医临床治疗。
研究结果:
本研究中59例RAP患儿,平均年龄8.44岁,女孩多于男孩;患儿的疼痛部位主要在上腹部和脐周,疼痛多为中、重程度,疼痛的部位、程度与病程、患儿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治疗2周,在改善腹痛症状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间疗效有差异(P<0.05)。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后8周和治疗后12周的疗效趋于接近.治疗后4周,比较两组HP的根除率,治疗组根除22例(70.97%),对照组根除23例(82.14%),两组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论:
小儿RAP伴HP感染者多见于学龄前后,女孩多于男孩,主要以腹痛反复发作为特点,疼痛部位集中在上腹部和脐周,疼痛多为中、重程度。疏肝行气法及西药三联治疗,对伴HP感染的RAP患儿均有疗效。疏肝行气法是治疗小儿RAP伴有HP感染者的有效方法,在改善患儿腹痛症状的同时,可以部分清除HP感染。中药的治疗疗程和HP感染的存在可能是影响此类患儿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