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腔鳞形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一类发生于唇、腭、舌、口底、牙龈和颊部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据WHO200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口腔癌的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6位,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口腔癌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手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50%左右,仍然存在着口腔癌再次复发的风险,而且口腔癌根治性手术对患者的面容破坏较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防肿瘤的发生,其作用机理一般认为NSAIDs可以抑制体内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代谢的关键限速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的活性,减少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类(prostaglandins,PGs)物质,从而达到控制炎症和抑制肿瘤的效果。本研究采用体内体外两阶段实验探讨了COX-2在口腔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选择性COX-2抑制剂作为肿瘤预防和治疗药物的分子机制。
第一部分:COX-2和E2F-1在口腔癌前病损和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目的:探讨COX-2和转录因子E2F-1在口腔正常粘膜、癌前病损和鳞形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意义。
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2002-2004年之间病理明确诊断为口腔癌前病损38例,口腔鳞形细胞癌54例。口腔种植中心种植手术患者正常牙龈9例。根据WHO分类,癌前病变分为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鳞形细胞癌分为高、中、低分化三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OX-2和E2F-1在口腔正常粘膜、癌前病损和鳞癌中的表达情况。
结论:在口腔癌前病损和鳞癌中,COX-2和E2F-1均有着不同程度的高表达;COX-2和E2F-1之间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共同参与了口腔癌的发生发展。
第二部分:NS398对人舌鳞癌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目的:观察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对人舌鳞癌细胞株Tea8113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分子机制。
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OX-2在Tea8113细胞中的表达。各浓度NS398作用于Tca8113细胞,于各作用时间点停止培养,噻唑蓝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其凋亡率的改变,Western-blot法检测COX-2、pRb、E2F-1、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定细胞上清中PGE2含量。
结论:NS398能够显著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产生PGE2和激活Caspase-3有关,而与Bel-2无关。NS398可以改变Tca8113细胞周期分布,该效应可能与pRb、E2F-1表达下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