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月三”在我国古代又名“上巳”、“重三”,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社会汉族地区在春季举行的重要节日。早在先秦时期“三月三”就开始了孕育萌芽,它的起源与上古时期以物为侯的记时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岁时信仰有着密切关联,同时又交织着古人的水崇拜意识与生殖崇拜观念。“三月三”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先秦至汉的萌芽成型期、魏晋至唐的成熟兴盛期和宋以后的消沉期三个发展阶段,并呈现了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全民祭祀向两性娱乐方向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祭祀活动减少与两性娱乐性活动的日益增多。三月三的娱乐化道路,较之中秋、元宵等传统节日,更多的体现了两性娱乐的特色。二是“三月三”呈现了由全国性节日向地方性节日演变的趋势。宋之后,三月三日益地方化,节俗也日渐分化,其作为我国传统社会春季重大节日的地位开始动摇。“三月三”的消沉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社会生产力、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亦有与寒食清明相融合、受到宋代理学制约等缘故。除此之外,具有上巳遗风的涉县娲皇宫庙会表明宋以后日趋兴盛的庙会文化与“三月三”文化的融合是中原地区“三月三”走向衰落的又一重要原因。在我国重数奇数序列的传统节日中,如今唯有“三月三”较为不显。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三月三”而今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原地区“三月三”已经消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虽已将“三月三”纳入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项目,但作为汉族传统节日的“三月三”不应只局限于少数民族地区。重拾汉族地区失落的“三月三”文化迫在眉睫。上海师范大学女子文化学院将“三月三”文化引入了大学校园并且创办了“三月三女儿节”,创立校园文化空间,将大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动态“博物馆”,为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运用民俗学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对“三月三”这一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进行探析、对其历史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对其消沉的原因进行重新阐释以及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个案研究,从而进一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传统节日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解决方式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宽松开放的社会文化氛围是传统节日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官方的提倡和重视是传统节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意识的发挥创造力、对传统节日进行适度的现代化改造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