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调查我国奶牛养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由精粗分开(Separate Ingredients,SI)饲喂模式向全混和日粮(T0tal Mixcd Ration,TMR)饲喂模式转换过程中,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瘤胃发酵及采食行为的变化规律:不同玉米颗粒度、苜蓿干草和玉米青贮长度对奶牛瘤胃发酵、咀嚼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不同比例酒糟残液(Condensed Distillers Solubles,CDS)组成的酒糟及其可溶物(Disfills Grains with Solubles,DGS)在奶牛瘤胃降解和小肠消化的规律,为完善我国奶牛饲料粒度评价体系和DGS在奶牛日粮的合理使用积累基础数据。
试验一研究SI饲喂模式向TMR饲喂模式转换过程中泌乳奶牛采食量、采食行为和瘤胃发酵的变化规律。选用四头体重600 kg(SD=50)、处于泌乳中期(第6个泌乳月)且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进行前后对照试验。试验动物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在整个试验期完全相同。试验期共30 d,前17 d采用SI饲喂模式,后13 d采用TMR饲喂模式。试验结果表明由SI饲喂模式向TMR饲喂模式转换过程中,试验牛干物质采食量(P=0.04)和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采食量(P<0.01)逐渐增加,采食时间有提高的趋势(P=0.07);瘤胃pH变化不明显;乙酸浓度有提高的趋势(P=0.06),丙酸浓度、乙/丙酸比例和氨态氮浓度变化差异不显著。
试验二研究不同玉米粉碎粒度与苜蓿干草切割长度及二者之间的互作对泌乳中期奶牛采食量、瘤胃发酵、采食行为、营养物质消化率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四头体重为595 kg(SD=52)、处于141泌乳天数(Days In MiR,DIM)(SD=21)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处理为2×2因子,分别为两个长度的苜蓿干草[短苜蓿干草(2.54 mm)和长苜蓿干草(6.25 mm)]和两种粒度的玉米[(细粉碎玉米(711 μm)和粗粉碎玉米(1755 μm)]。日粮精粗比为39:61。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粒度和苜蓿干草长度对产奶量和乳脂率没有影响;细粉碎玉米可以提高日粮淀粉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从而提高乳蛋白率(P=0.04);细粉碎玉米可以降低乳中尿素氮含量(134 mg/l vs 118 mg/l,P=0.05);长苜蓿干草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没有影响,但有提高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采食量的趋势;奶牛采食长苜蓿干草的反刍时间(293 min/d vs 336 min/d,P<0.001)和咀嚼时间(505min/d vs 574 min/d,P=0.002)延长。从本试验的结果看,处于泌乳中期的奶牛采食细粉碎玉米和短苜蓿干草不会对瘤胃pH、营养物质消化率和产奶量造成负面影响。
试验三研究不同玉米青贮切割长度和饲喂模式(TMR或SI)对奶牛采食量、瘤胃发酵指标、营养物质消化率、乳成分和咀嚼活动的影响。选用四头体重为625 kg(SD=63)、处于195 DIM(SD=21)而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其中三种日粮采用TMR饲喂模式,分别含有100%短玉米青贮(100% short silage,SS,6.3 mm)、50%短玉米青贮+50%长玉米青贮(50% short silage+50%long silage,SL,10.7 mm)和100% 长玉米青贮(100% long silage,LL,16.4 mm),第四种日粮采用SI饲喂模式,玉米青贮长度为SS(6.3 mm),精饲料与其它三组的TMR同时饲喂,粗饲料(玉米青贮和苜蓿干草)在30 min后饲喂。日粮精粗比为48:52。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青贮长度和饲喂模式对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没有影响;与TMR饲喂模式相比,SI饲喂模式下奶牛反刍时间延长(445 min/d vs 484 min/d,P=0.05),ADF采食量下降(3.34 kg/d vs 2.89 kg/d,P=0.04);在TMR饲喂模式下,降低玉米青贮长度奶牛反刍时间(P=0.05)和咀嚼时间(P=0.03)呈二次曲线下降,干物质(P=0.03)、有机物(P=0.03)和氮(P=0.02)表观消化率呈线性下降。
试验四研究不同比例DG与CDS组成的DGS样品中,干物质和粗蛋白在奶牛瘤胃降解和小肠消化的规律。选用三头体重为653 kg(SD=74)、处于121 DIM(SD=112)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体内尼龙袋试验的试验动物。日粮为精粗比为53:47的TMR,DG与CDS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0:0(0%CDS)、87:13、73:26和60:40。四种不同比例的DGS样品一半放入冰箱中保存,每种比例中另一半的样品在105℃烘箱中进行干燥,整个干燥过程大约需要10 h。共有8个DGS样品(4个湿DGS和4个干DGS)。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DG和CDS组成的DGS营养成分差异很大,随着CDS含量的增加,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而脂肪和磷含量逐渐上升;各时间点湿酒糟及其可溶物(Wet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s,WDGS)干物质和蛋白质消失率高于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ry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s,DDGS);WDGS干物质有效降解率(59.58% vs.47.54%,P<0.001)、蛋白质有效降解率(53.0% vs 35.5%,P<0.001)和过瘤胃蛋白小肠消化率(69.7% vs 60.4%,P=0.003)高于DDGS;随着CDS含量的增加,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由47.4%增加到61.0%(P<0.001),蛋白质有效降解率由39.8%增加到49.6%(P<0.001),但总可消化蛋白差异不显著。从本试验的结果看,虽然DDGS可以提供更多的过瘤胃蛋白,但总可消化蛋白低于WD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