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4910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浪潮之下,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信息获取工具。其中,大学生是使用手机人口中的重要部分,对于三观尚未完全建立的大学生来说,手机依赖的现象十分普遍。大学生手机依赖也被称作手机成瘾,指由于长期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出现了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并且对大学生的社会功能有所损害,给日常学习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本研究依托计划行为理论来探析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心理形成机制。通过个人访谈引出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突显信念,并根据访谈数据所得结果结合现有研究文献,依托计划行为理论建构了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理论模型,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采取有直接影响,同时行为意向又由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作用而成。本研究根据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模型编制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40份,经检验证明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实证分析包含了五个变量及其相关维度的总体情况描述性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解释分析人口学变量在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和相关变量中的差异性;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变量做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从而验证理论模型。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描述性分析。(1)81.5%的大学生具有手机依赖行为,且都具有逃避性、低效性、戒断性和失控性四点特征。(2)被调查者认为手机依赖给自己带来的更多是情感上的体验,愉悦和喜欢是大学生产生手机依赖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为了获取信息是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最主要的工具性成分。(3)大学生受他人影响或期望而促成手机依赖的概率较小,男生相较于女生更容易被他人行为所影响而产生手机依赖。社会氛围、高校规章制度建设等指令性规范和同学示范、家庭影响等示范性规范都容易对大学生手机依赖产生影响。(2)基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分析。(1)性别不同在主观规范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专业在行为态度和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学校在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和手机依赖行为意向中都未发现显著性差异。(3)假设检验。(1)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相比,知觉行为控制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影响最大,它对手机依赖行为意向以及手机依赖行为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3)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其他文献
室外场景三维重建在自动驾驶与其他机器人应用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拥有准确的环境表征是车辆或机器与环境安全交互的必要条件。自从深度相机被广泛应用,基于体积深度融合的三维模型重建算法由于其鲁棒性和高质量重构的优点,常被应用在三维重建技术中。然而激光雷达传感器在室外场景下是获取深度信息的主要途径,本文研究的就是使用激光点云进行点云配准与三维模型重建。点云配准是三维模型重建的基础,可以基于传统的配准算法进行
为破解疫情期间企业用工难题,针对疫情期间政策信息渠道不畅、供需对接受阻问题,莒县人社局推行"互联网+"服务模式,对辖区内劳动力资源开展摸底排查,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搭建人力资源大数据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手段,把阵地拓展到线上,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促进就业供需双方高效对接和扶持政策精准落地落实,让求职者不出门就能求职、政策不见面就能落地,推动全县劳动力家门口就业,"政策找人"跑出"加
期刊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很多与图像视觉相关的应用已经深入到身份认证、安防、医疗、购物、娱乐等多个场景。但高性能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往往依赖于深度网络模型,输入数据输出结果的端到端深度模型难以提炼出人类熟悉的语义,导致用户无法了解结果产生的来龙去脉,计算机也难以直接处理人类指令信息。计算机视觉任务中仍然存在模型缺乏可解释性、与高级语义之间的存在“语义鸿沟”等问题。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图像的颜色对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北大师生的座谈会上表示,青年的价值取向对于社会的价值取向来说非常重要,应该高度重视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问题。青年大学生处在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者。因此,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对于整个宏观体育系统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辽宁省两所高校大学生的微媒体体育信息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体育价
随着学生自主就业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职业指导”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对于高校学生职业指导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源于当前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发展现状,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探究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开展情况,借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高校的成功经验,在高校学生职业指导方面提出策略建议与路径选择。美国在职业指导方面,具有相对成熟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对完善的实践体系,通过梳理美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发展脉络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为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被视作治愈人类基因遗传疾病的曙光。Ng Ago可重复之争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爆发,不仅让社会大众普遍了解到基因编辑技术,也使其陷入重重舆论争议之中。在风险的社会放大过程中,大众媒体是争议性科技信息的传播者与解读者,成为专家与公众之间最重要的风险沟通桥梁。因此,探究媒体传播对公众认知的影响、不断改进基因编辑报道的方式,对该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具有重要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具备较强的行业优势、专业资源以及学科声誉,为行业与地方的发展提供理论知识和人才保障,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备坚实的办学基础。《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提出了“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八字方针,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办学特色与行业特征同这一方针完全契合,此类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充满机遇。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占据行业类高校的主体,且对地方与行业两方的发展都存在重
职业人群是当前人类社会中最富有生产力与创造力的宝贵人力资源。这一人群的健康水平一方面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还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直接作用。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关于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全球行动方案,号召各国政府和企事业重视职工的健康问题,并强调在工作场所中用体育活动的方式代替不良行为的发生,促进职业人群体育行为改变是提高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行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实际上非“双一流”高校是我国高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这类高校学科建设水平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提高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在于找到影响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已有大量文献的深入分析,发现影响学科建设水平的因素主要包含在学科资源、学科组织文化、学科生态系统以及学科发展环境这四个方面之中。这四大类影响因
目前,国际曝光的多起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引起了社会各届人士的关注,面对幼儿教师虐童的现状,文章深入剖析了幼儿教师虐童行为背后的缘由,如幼儿教师教育观念出现偏差、幼儿教师生存和工作压力大、幼儿教师道德素质低下、法律及监管体系不完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的、可实施的解决对策,争取从根本上杜绝虐童事件的再次发生,让幼儿在一个安康、温暖、开心的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