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中,虽然原文和译文经常呈现着一对一的关系,然而还有很多的情况下为一对多,或者不译或意译。在日语评价语气表现的汉译过程中,常常采取不译或者是意译的翻译策略。为何会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翻译,日语评价语气的汉译过程中是否还采用其他翻译策略呢?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本论文进行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共分六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关于中日两国语言对于语气表达的定义进行了先行研究。第三章阐述了中日两国语言对于评价的语气表现的定义以及其形式和分类。第四章根据第三章的分类,整理了评价语气表现的例文,对其汉译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根据其定义(命题+语气表现)的形式,将原文和译文加以区分,通过表格来对其进行归纳,考察了评价语气表现的汉译。第五章归纳了评价语气汉译的策略。第六章阐述了本研究的结论以及今后的课题。本研究通过以上的分析方法,得到以下结论。中日两国语言存在这意义的对等,包含了语义与记号作用以及意义的等价。也就是说,言语符号、概念、语用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评价语气的汉译中存在着一对对的对应关系。“翻译的等价性”中,有词汇空缺的等价形式。在语用中,“命题+评价语气”的起点言语(日语)同目标言语(汉语)之间,存在着不对等的关系。由于前项的起点言语(日语)同后项的目标言语(汉语)之间有着明显的逻辑关系,起点言语(日语)的合理性得以保持,在不损坏传文达意效果的情况下,采取了意义对等的传达。而且,语义在特定的情况、文脉下,比起语义本身,语义的应用问题更应被优先处理。根据“语义的对等”,“命题+评价语气”的汉译是采取不同语义的对等表现,是“意义”的对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