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人民和中国朝鲜族人民原本是属于同一种族——“朝鲜人”,然而在解放时期,他们在不同的国度各自成为了不同国家的国民。那么他们的国族认同感形成过程是怎样在文学作品中被形象化?两者又有哪些共同点和差异点?本文从以上问题意识出发,对朝鲜著名作家李箕永的长篇小说《土地》和中国朝鲜族著名作家李根全的长篇小说《老虎崖》进行了比较研究。目前对李根全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对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当时的文艺政策等文学外部因素的研究。本文以文本为中心,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界线’这一作为共同体想象的前提形成的具体过程;作者用怎样的叙述方法描述了从形成界线到国民意识统一的过程;以及故事中的人物采取了怎样的行为方式以表现国民意识的完全内在化,进而考察了对解放时期朝鲜农民和中国朝鲜族农民的国族认同感形成过程的叙述所体现的现代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首先,探讨了界线的形成。李箕永的《土地》中形成了以阶级为基础的界线,这是因为新的集团利益冲突带来的排他性作用在原本以血统为纽带而形成的自然关系上,最终导致了在同一民族一分为二的情况下,群众将自我归属到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国民群体,而这一过程呈现出了内部统一化和单一立场推进的特征。相比之下,李根全的《老虎崖》中,朝鲜族农民的“朝鲜人”这一自然性的集体意识已经存在,同样以阶级为基础将对立阶级排除在界线之外,同时突出了朝鲜族农民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斗争并实现与中国无产阶级群众融合的过程。其次,描述国族意识形成过程的叙事方法也存在差异。《土地》中引导农民群众意识变化的主要手段有以下三种:其一,本民族知识分子针对先觉青年进行的直接教育;其二,对民主主义这一概念的反复解释、说明和讨论;其三,推广报纸等近代媒体手段以及夜校等近代教育方式。《老虎崖》则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在朝鲜族农民的国族意识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带有间接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比起意识形态及理论教育,更多的是通过共同对抗敌对势力而协同奋战的形式促成了相互认同感的形成。最后,以展望共同的未来,忠诚于国家并做出贡献和牺牲的方式表现出了国民意识的完全内在化。《土地》中,在各种场景下不断号召对民族未来的憧憬和对建设祖国的忠心,并被群众议论和讨论,通过爱国和献身精神表现出了群众将自我归属到国民这一群体的意识形态变化。《老虎崖》中,普通农民群众的牺牲体现出国族意识的普遍化,而主人公虎子的觉悟则是形成集体意识的高潮。通过对共产党的认同和对新国族共同体的想象将自我归属到了被称作“人民”的国民群体之中。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两位作者的文学观,可以看出李箕永和李根全将自己的创作意图融入到文学作品中,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进而实现创作目标。这两部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现代文学的社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