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是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而且也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对全球经济存在重大影响的一次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发生已四年有余,其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也过去三年多了。对危机的产生根源、传播途径及其影响的关注早已甚嚣尘上。学术界对危机的关注大多从危机预防和治理的立场上探寻导致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及其预防和解决对策,而对危机治理成本的全球分担结构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正是在这一领域内的一次初步尝试。在本文中,作者将次贷危机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各国为救助受危机严重冲击的金融体系或经济部门而实际投入的资金;而间接成本指的是各国为次贷危机为付出的其他代价,包括经济衰退、失业上升、外贸萎缩以及其他一些更加深层次的问题。本文重点关注了这两类次贷危机成本在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分担结构,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经贸关系视角进行探讨。本文最终的目的是立足我国自身利益的考量,希望借助分析的结果为我国更好的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维护经济的安全性和独立性提供建议和启示。本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与内容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回顾次贷危机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其传导机制,并对次贷危机成本全球分担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第三部分是全文的核心章节。系统地分析了美元本位制为特征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弊端,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次贷危机全球分担的具体机制。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第三部分内容的展开,其中第四部分重点关注次贷危机导致的直接成本在各国的分担情况;第五部分重点关注次贷危机对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所造成的隐性影响,探讨间接成本的全球分担机制及其与国际货币体系之间的关系。第六部分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角度探讨危机分担机制的改革问题,以及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原则和角色。第七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研究的结果表明,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次矛盾造就了国际经济体系的扭曲,体现在国际贸易不平衡所导致的国际分工结构失序,以及金融自由化所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动失序。国际分工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失序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是危机成本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分担的制度基础。在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中,亚洲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危机治理与经济恢复承担的成本十分高昂,美国和欧洲国家虽然看似直接损失不小,但最终都可以通过国际经贸联系实现转嫁。对我国而言,在无力彻底改变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扎实稳妥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仅有利于我国自身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是对国际经济体系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