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物质基础,但是土地资源的有限供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用地作为三大用地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因此,在耕地保有量逼近耕地红线、新增建设用地严重不足的背景下,提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无疑成为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最迫切最直接的选择。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温州市自身的区域特性和建设用地概况,构建符合温州市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分析,然后进行定量评价。定性分析主要是从人口和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变化的匹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州节约集约水平居于全省较高水平,而温州市内各县(市、区)节约集约水平则呈现由城区及其周边、沿海区域向内陆山区逐渐降低的趋势。定量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表明温州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逐年增高,但其中增长耗地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尤其经济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比较大,经济发展仍依赖于土地规模的过度开发利用,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因此,降低经济发展对土地消耗的依赖程度,提高用地效率,是现阶段提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当务之急。在综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温州现行的土地利用相关政策和措施,从低效用地、未建设存量用地和地下空间开发三个角度,对集约利用潜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到其综合潜力为32309.68公顷。最后,以潜力来源为切入点,提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农村居民点的建设与集聚、产业用地的改造升级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四个方面的提升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