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双语教育在中国国民教育发展中的重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的重点已从20世纪基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模型转变为新时代基于国家通用语言的模型。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学习汉语,并且在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熟练运用汉语的需求更加突出,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对其现阶段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与生活至关重要,掌握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其自身进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融入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条件。本文立足延吉市第十三中学汉语语言运用现状,收集学生期末考试习作作为偏误语料,使用问卷调查作为辅助。从汉字书写、词汇的理解运用及句法等汉语本体层面入手,以偏误分析及中介语理论为基础进行偏误分析。偏误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延吉市第十三中学学生的汉语运用现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语言环境等因素,探索朝鲜族学生汉语运用过程中的习得规律,并针对语言运用薄弱点提出适宜的建议,为双语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本主题的目的和意义,阐述朝鲜族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现状,介绍本主题的研究范围和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主要概念定义。第二章探讨《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对初中生汉语学习的要求和建议,以及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本文的主要部分,分析延吉市第十三中学习作语料,对朝鲜族学生汉语学习的偏误类型进行整理,对汉字、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偏误内容做统计分析并得出偏误分布规律。在汉字层面上,别字偏误率较高,其中音近偏误率高于形近偏误率;在词汇层面上,偏误率最高的是助词偏误和名词、动词、形容词误用偏误,因为汉语助词使用复杂,且无实意,较难区分,而实词又多具有同音词、反义词、近义词等复杂关系,总体上,虚词偏误多于实词偏误;在句法层面上,偏误率较高的是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和成分多余。第四章则根据中介语理论知识,从语际迁移的负面效应、目的语难度较大和目的语过度泛化的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缺乏迫切性、口语表达环境构建单一、汉语阅读量欠佳、语法教学重视度不足以及习作训练频次与反馈不足等方面做原因分析。第五章则根据偏误调查的结果和偏误成因,针对延吉市第十三中学汉语习作语言运用偏误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学生为主体夯实语言基础知识、创设汉语表达环境、强化能力输出、加强汉语阅读以培养汉语思维、重视习作评改并定期反馈学生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