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市化使得城市地面观测资料存在系统性偏差,这是区域甚至全球气候变化监测、检测和归因研究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由于气候要素数据集在气候变化分析中的广泛使用,有必要评估和剔除其中城市化导致的偏差,以深化了解区域及全球的背景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原因。在区域尺度上,中国地面气温观测中的城市化影响已得到充分的了解,但降水和湿度同样作为基本地面气候要素,其观测记录中是否也存在明显的局地人为影响偏差,目前还不清楚。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使得城市地面观测资料存在系统性偏差,这是区域甚至全球气候变化监测、检测和归因研究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由于气候要素数据集在气候变化分析中的广泛使用,有必要评估和剔除其中城市化导致的偏差,以深化了解区域及全球的背景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原因。在区域尺度上,中国地面气温观测中的城市化影响已得到充分的了解,但降水和湿度同样作为基本地面气候要素,其观测记录中是否也存在明显的局地人为影响偏差,目前还不清楚。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当前地面气候观测资料的问题,理解城市气候变化特征以及现有基于地面观测数据的降水和大气湿度长期变化研究的不确定性,均具有重要意义。多数评估区域尺度上气候要素序列中城市影响偏差的研究都基于城市和参考站点观测序列的差异对比,而以往研究在只考虑站点周围城市用地和人口等城市化指标时存在不足。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台站的城市化强度分类方法,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中国参考地面观测网,建立了对应的地表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等关键要素的参考观测数据集。定量评估了城市化对近几十年中国国家地面观测网中总降水、极端降水、小雨和大气湿度的影响和贡献,并基于案例城市的高密度小时降水观测数据,探究了城市化(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夏季降水日内变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台站城市化影响强度的分类方法,可用于地面气候观测资料序列的城市化影响研究。基于卫星可见光遥感土地利用分类中城市及其他建设用地数据,综合采用观测站点周围从微尺度到中尺度城镇类型土地覆盖面积的相对比例作为城市化指标,并根据该指标将中国国家地面观测网中两千多个站点划分为六类,每一类受到不同强度的城市化影响。根据多个遴选原则,最终形成了中国参考地面观测网(空间分别率:1.0°*1.0°和2.0°*2.0°)地表气温、降水和湿度数据集。2.定量揭示了近六十年城市化对中国国家地面观测网中极端降水变化的影响。1960-2018年城市化对年和夏季极端降水天数、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均造成了显著的正偏差;城市化对全国所有国家站的极端降水指数标准化距平序列变化趋势的影响为0.010/10yr,相对贡献率达到30%左右;城市化对中国南部极端降水指数变化造成的正偏差较明显,且对其变化的贡献在22-45%范围内。3.定量揭示了近六十年城市化对中国国家地面观测网中小雨降水变化的影响。1960-2018年城市化对小雨天数、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趋势造成了显著的负偏差,尤其是痕量降水;城市化对全国所有国家站的年累计痕量降水天数标准化距平序列趋势的影响为-0.079/10yr,相对贡献率为27.2%;痕量降水的变化在整个中国东南部都经历了显著的城市化影响,特别是在中国中部和东部,其城市化贡献可达29.8%和23.2%。4.定量揭示了近六十年城市化对中国国家地面观测网中总降水变化的影响。1960-2018年城市化对年降水天数、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城市化对夏季降水变化的影响尤为明显,其对夏季累计降水天数、累计降水量、以及平均降水强度标准化距平序列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分别为-0.007/10yr、0.004/10yr以及0.017/10yr,相对贡献分别为7.7%、12.4%和16.0%;城市化明显贡献了中国北部和中部夏季降水强度变化,分别可达32.0%和21.9%5.以武汉市为例,研究揭示了城市热岛效应对夏季总降水日内变化的明显影响。武汉郊区和城区降水日变化的峰值分别发生在0900和0400(北京时),该差异在夏季强城市热岛强度的背景下更为明显;武汉夜间城市热岛强度存在正异常时,使得因地形差异引起的江汉平原夜间水汽通量辐合场,其中心集中在城区;夜间城市热岛效应增强了大气不稳定性,其与中尺度环流引起的平原水汽通量辐合相配合,是武汉城区后半夜降水事件发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6.定量揭示了近六十年城市化对中国国家地面观测网中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1960-2015年城市化对全国所有国家站的年平均相对湿度距平序列趋势造成了显著的负偏差,城市化影响为-0.074%/10yr,城市化贡献率高达93.1%;城市化也引起饱和水汽压差显著上升,以及年、冬季和春季实际水汽压的显著上升;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差变化中的城市化影响负/正偏差在中国东部更为明显,但实际水汽压变化中的城市化影响正偏差主要出现在中国西部。
其他文献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急剧增加,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热点问题。作为对气候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北极地区在“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环境变化更为明显。环境变化通过淡水和陆源物质输入的变化、海冰消融的季节性改变和永久性海冰范围的减小、海水层化和水团运动等物理环流过程的改变,对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海洋浮游微生物包括浮游菌类(细菌、古菌)、浮游植物等,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
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难题。我国自1980年以来富营养化湖泊面积增加了近60倍,而且29%的湖泊正面临营养化的威胁。磷(P)作为湖泊富营养化最重要的限制元素,其含量多少通常决定着淡水湖泊的营养化状况。湖泊中磷的循环主要受到铝、钙、铁等元素的影响。而相比于其他元素,Fe对氧化还原条件更加敏感,加之其活性比较大,Fe常被认为是控制湖泊中P固定和释放的关键元素。地下水作为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的物
由于原油泄漏及有机溶剂不当处置,目前地下水NAPL(non-aqueous phase liquid,非水相流体)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到我国地下水用水安全。因为NAPL自身水溶性小,生物降解性低和界面张力高的原因,常规的修复方式难以高效快速地进行清除修复。选用助溶剂-纳米颗粒泡沫协同修复的方式,先通过泡沫驱替作用对孔隙通道中的NAPL进行驱替清除,而后对驱替之后残余的NAPL通过助溶剂的增溶
由于癌症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异质性,许多类型的癌症至今无法完全消灭。为此,研究人员开发许多多模块探针治疗癌症。为进一步提高多模块探针的生物利用度且降低其毒副作用,迫切需要开发安全高效的多模块探针。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分子由于具有优异的抗光漂白性能、量子产率高、低的背景荧光等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多肽优异的生物降解
锚索(杆)已经成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地下洞室和结构加固的主要手段,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和乌东德水电站主体工程累计使用锚索约8.57万束、锚杆约957万根。由锚索(杆)和岩体边坡组成的岩体边坡锚固结构体系的安全不仅直接影响水电站运行安全,而且关系着现场工作人员及水电站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开展岩体边坡锚固结构系统长期安全性评价研究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锚固结构与岩体边坡组成的岩体边坡锚
快速的城市化使中国主要城市的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UHI)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夏季城市居民热应力,热应力和空气污染的协同作用可能对城市运行和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随着城市发展,UHI强度(UHI Intensity,UHII)和大气颗粒物浓度可能同时增加并相互作用,产生大城市上空边界层的复杂热动力条件。虽然已有很多关于城市热岛特征及其与大气颗粒物相
潼江流域位于龙门山北段,是研究构造运动、气候、地表物质相互作用的理想地带。前人研究认为晚第四纪以来龙门山北段构造活动性较弱,但汶川地震后沿北川—映秀断裂发生一系列Ms≥5.6级的强余震。由于地貌参数对构造活动相当敏感,为定量分析潼江流域构造活动性,本次研究基于Alos-12.5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了59个亚流域盆地,通过分析获得了面积高程指数(HI)、标准化河流阶梯指数(SLK)
<正>南宋郑谯在《通志》中说:“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不仅指明了古今学者治史的方法,也说明了地图对于辅助历史学习、加深理解教材内容有重要作用。历史地图可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揭示不同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下人们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历史现象的动态反映。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选用教材地图素材进行教学是权威、可靠的。在教学中使用历史地图能够直观地再现历史发展的概况
核能是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也是一个国家能源储备、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在我国对核能的开发利用和研究又引起一股热潮。众所周知核能的主要原料是铀矿,对铀矿资源的勘探开发与研究越来越受重视,有关数据显示近些年发展最快的铀矿类型是陆相沉积盆地中的砂岩型铀矿。砂岩型铀矿是一种以水为载体进行迁移、转化、富集的水成铀矿床,沉积盆地的地质演变、地下水系统演化影响着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不同地质历
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相比,厌氧氨氧化工艺(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process,Anammox)具有经济、节能、高效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实际废水如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中含有大量的抗生素等有毒物质会对该工艺的功能微生物活性产生抑制,降低工艺脱氮性能。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