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外贸收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基本都在50%左右,外贸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国际化的进一步加剧,中国外贸出口收汇异常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而采取各种措施来管理收汇风险,就变得愈加必要。本文根据Z公司国际贸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收汇异常案例,结合各种实际操作经验,指出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收汇风险:客户拒付风险、银行拒付风险和报关风险。针对这三类不同的风险,分别从风险发生前、风险应对过程中和风险发生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即:(1)针对客户拒付风险,签约前调查客户信誉、实力,争取选择优质客户进行交易;发货前同保险公司签订客户付款的信用保险;发货时配合客户,如期交付足量的没有任何质量瑕疵的产品;发货后如果出现拒付,在积极协调客户付款的同时,通报保险公司理赔,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2)针对银行拒付风险,在合同签订时或发货前请客户做好相关的证明或凭证,避免银行拒付;发货时要竭尽全力掌握出口报关单的控制权,确保出口报关资料与合同、货物的真实状况保持一致;发货后及时去银行议付,避免货款到期未能及时结汇而被银行退至国外。(3)针对客户指定货代的报关风险,需要在发货前调查货代资质,同货代签署合作协约,确保货代按照行业规范或发货人要求作业,尽量不采用货代的增值服务或附加服务,避免更多的环节受控于货代;发货过程中如果货代的配合出现异常,需通报客户并请客户协调解决,同时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发货后在配合客户制作相关文件时需要合理合法,避免客户付款异常、拒绝付款或合同诈骗。总之,需要做到事前预防——防患于未然,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事中控制——消除各种隐患,有针对性的解决收汇风险;事后补救——多方法、多渠道采取各种减损措施,力争损失最小化,从而使企业在外贸业务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