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不断改革,对于农民工进城从事兼业的限制性政策逐步放宽,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得以实现。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很难在城市享受到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就业机会、子女教育、医疗和其他公共服务保障性补贴。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消除农民工的身份区隔,逐步、有序的促进他们的进城落户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焦点。本文以大连市459位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户籍城镇化为研究视角,并将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分为非预设情境下的落户意愿、退出承包地情境下的落户意愿和退出宅基地情境下的落户意愿三个层面,探讨各影响因素对农民工进城意愿的影响及其内部影响机制。本文首先基于推拉理论、新经济迁移理论、二元经济理论等理论构建新的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的整体情况。结果表明:人口特征因素(受教育程度、居住时间、婚姻)、经济因素(月收入、住房情况)、社会心理因素(经常参加政府或社区组织的便民活动、大部分朋友是城里人、身份认同、对城市的印象)、土地处置因素(承包地处置方式、宅基地处置方式)与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具有高度相关性。接着,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分析在不同情境下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索。研究发现:当要求农民工以放弃土地换取城市身份时,农民工的进城落户意愿会迅速下降。在不预设交出土地资源的情境下,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受到受教育程度、城市住房状况、承包地和宅基地处置方式的显著影响。在预设交出承包地,甚至承包地和宅基地“双放弃”时,受教育程度和城市住房状况仍对其进城落户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心理适应的作用也逐渐显示出来。因此,在制定农民工进城落户政策时,既要注重捉升他们市民化的能力,又要完善农村土地退出补偿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