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机制影响焦虑的心理学中介效应及生物学调节效应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logn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作为心理动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自我的一种无意识功能,用于保护个体免受焦虑、缓解主观痛苦感。在前期研究中,少数与防御机制及焦虑有关的基因已被确定,证明个体的防御机制、焦虑可能具有生物学倾向性。应对方式(Coping Styles)则是指个体掌控、减少或容忍压力情境的内部和外部需求的认知和行为策略,通常是一种有意识的调整和努力。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都旨在减少或容忍压力,减缓焦虑。研究显示,成熟防御机制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呈正相关,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消极应对方式正相关。然而,关于应对方式和防御机制的关系,目前存在着不一致的观点:在压力适应过程中,有些研究者认为应对方式和防御机制可能是两个互不干扰的独立的关键资源,而有些学者则倾向于应对方式先于防御机制就位,或防御机制优先于应对方式。另一方面,研究显示,氧化应激与多种精神疾病密切相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是通过清除H2O2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关键酶,保护生物膜和细胞成分免受氧化应激。目前关于氧化应激与焦虑的关系研究较多,然而GPx和GST与焦虑的研究较少且结论不一。GPx-1、GST基因多态性是否影响个体的防御机制、应对方式以及焦虑,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证明:1.个体应对方式是防御机制对焦虑影响的中介变量;2.GPx-1、GST基因多态性是防御机制对焦虑影响的调节变量。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源于无血缘关系的中国辽宁地区汉族健康志愿者,共402人,男性198名,女性204名,年龄范围19-58岁,无精神疾病史,无严重或慢性躯体疾病史。实验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估入组人群的焦虑水平;采用防御风格问卷评估防御层次结构;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估应对方式。被试于入组时抽取外周静脉血2ml,采用DNA提纯法、PCR扩增法、RFLP分析法对GPx-1(rs1800668C/T、rs1050450C/T)、GSTM1(rs737497、rs1065411)、GSTT1(rs4630、11550605)和GSTP1(rs1695A/G)基因多态性进行测定。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6.0版软件和PROCESS 4.0插件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用于分析Hardy-Weinberg平衡(HWE)。皮尔逊相关分析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使用Hayes(2012)编制的SPSS插件PROCESS 4.0中的MODEL 4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MODEL1程序进行基因多态性的调节效应。通过单因素方差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SNP与SCSQ、DSQ、STAI得分的潜在基因型关联。采用FDR法对P值进行校正。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频率或百分比表示。结果中P<0.05表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防御机制影响焦虑的心理学中介效应及生物学调节效应机制的研究: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1、不成熟防御机制与积极应对为负相关,与消极应对、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均为正相关(P<0.001)。成熟防御机制与积极应对正相关(P<0.001),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负相关(P<0.001,P<0.01)。此外,中间型防御机制仅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01)。最后,积极应对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呈负相关(P<0.001),消极应对与特质焦虑呈正相关(P<0.05)。2、积极应对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9.9885%和8.4112%;积极应对在成熟防御机制和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50.1448%和55.5485%;积极应对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子维度投射/被动攻击/抱怨/退缩/躯体化和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3.3845%与11.4836%、12.9630%与12.4053%、15.8015%与13.5905%、9.9817%与9.9130%、41.3212%与28.5132%。第二部分:防御机制影响焦虑的心理学中介效应及生物学调节效应机制的研究:GPx-1、GST基因多态性的调节效应1、GPx-1基因rs1800668C/T、rs1050450C/T,GSTP1基因rs1695A/G的基因型分布未偏离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GSTM1与GSTT1的基因型缺失频率分别为33.3333%和22.1393%,与亚洲人群的基因型缺失频率相符。2、GPx-1基因rs1800668位点和rs1050450位点CC,TT,CT三种基因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的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成熟防御机制,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3、GSTM1-null基因型、GSTM1-present基因型、GSTM1和GSTT1联合基因型的应对方式、防御机制和焦虑水平均没有差异(P>0.05),GSTT1-null基因型和GSTT1-present基因型的中间型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有显著差异(P<0.05),GSTP1基因rs1695位点AA,GG,AG三种基因型的状态焦虑有显著差异(P<0.05),rs1695位点显性模型的积极应对方式、中间型防御机制、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有显著差异(P<0.05)。4、GPx-1基因rs1800668位点显性模型(载体T基因型VS.CC基因型)和rs1050450位点显性模型(载体T基因型VS.CC基因型)在成熟防御机制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关系中均存在调节效应(P<0.05)。5、GSTM1基因缺失型多态性(缺失基因型VS.功能基因型)、GSTT1基因缺失型多态性(缺失基因型VS.功能基因型)、GSTM1和GSTT1联合基因型多态性在成熟防御机制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关系中均存在调节效应(P<0.05)。结论:1、除中间型防御机制外,防御机制影响焦虑;2、防御机制对焦虑的影响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中介变量;3、GPx-1基因rs1800668C/T、rs1050450C/T多态性与焦虑无直接关联;4、GSTM1、GSTT1基因缺失型多态性,GSTM1和GSTT1联合基因型多态性与焦虑无直接关联;5、GSTP1基因rs1695A/G多态性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相关;6、成熟防御机制对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影响以GPx-1基因多态性,GSTM1、GSTT1基因缺失型多态性,GSTM1和GSTT1联合基因型多态性为调节变量。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血管重塑是导致人类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病理基础,也是高血压病导致机体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力衰竭及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平滑肌细胞是动脉血管的主要成分,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是血管重塑的关键过程。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可通过多条信号通路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促进其发生表型转化等,进而促进血管重塑,因此被认为是高血压血管重塑的经典造模药物。线粒体通常被视为细胞动力源,
学位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大多数肝内存在弥漫性小病灶或者在单结节周围伴有卫星灶,容易发生肝内转移。肝内微小的转移灶,即微转移,是造成肝癌高转移率的主要原因。肝癌微转移是指播散于人体多种组织器官的微小肿瘤灶,通常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肿瘤微环境是影响HCC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低氧、低PH等理化微环境是促进肝癌侵袭迁移的关键因素,其具体机制目前仍未
学位
目的:系统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 valsartan, SV)对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RB)治疗心梗后心衰(post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failure, P-
期刊
目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是由于患者体内缺少调节血糖的胰岛素而引起的高血糖症状,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胰腺β细胞导致其不可逆转的破坏,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其发病过程与CD4+T细胞亚群密切相关,主要涉及Th1、Th17和Treg细胞。研究表明,齿龈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且IL-1β可以促进外泌体的分泌,故本研究设置了对照组、GMSC
学位
研究背景: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近几十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并趋于年轻化,而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分型,其发病率高达80%以上。PTC虽属于惰性肿瘤,但部分PTC患者在早期确诊时即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高达30%左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因此,进一步揭示参与PTC进展的潜在作用机制,寻
学位
报纸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普遍的一种原发性肝癌,全球排名第五。大多数HCC患者预后不良,因为早期诊断有限,且晚期肝细胞癌的有效治疗方案较少。即使积极治疗,如肝移植、切除、经皮消融、经动脉化疗栓塞,HCC仍有可能复发和转移,5年生存率不到20%。此外,传统的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都受到肿瘤异质性以及肿瘤中可能产生的固有和获得性耐药性的阻碍。这些特征限制
学位
目的:子痫前期是妇产科常见疾病并发症,目前对子痫前期患者采用了解痉、降压、镇静、利尿等保守治疗方法,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适时终止妊娠,产妇面对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的同时,也因此常导致早产及早产相关的围生儿患病率和病死率增加。在子痫前期疾病的病因机制研究中,滋养细胞浸润能力减弱并因此而造成的受精卵着床过浅及后续异常的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最为普遍认可接受,对子痫前期患者改善妊娠早期
学位
目的: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异常反应而引起的器官功能紊乱。而微循环和内皮功能稳态是维系机体脏器功能的重要防线。从大动脉到静脉,内皮细胞无处不在,其作为血管非常规免疫细胞,尽管结构因器官而异,但这种单细胞层在调节血管张力、炎症反应、凝血以及调控通透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内皮细胞也参与了从外周到近心血管的信息传递,从而使灌注与代谢需求精确匹配。脓毒症时内皮细胞经历了多种表型和功能的改变
学位
目的:胃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威胁极大,据统计胃癌占全球癌症的6%,是最常被诊断出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80%患者面诊已达到晚期,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术后五年生存率较低,需采用药物进行化疗或靶向治疗等方式。现有相关药物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对于胃癌尤其是已进入晚期阶段的病情治疗效果依然有限,因此亟需研发具有更好疗效的靶向药物投入到临床使用中。药物研发是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