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不同培养方法对我国东海14个站点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通过16SrRNA基因分析确定微生物所属类群,分析不同海域微生物组成结构特点,并初步探讨人类活动对海洋微生物的影响。并对菌株Za3-36-1T和Za3-19进行多相分类学研究,根据生理生化、化学和基因型特征确定此二株菌的微生物分类单位。
通过分离培养方法,共获得海洋微生物纯菌396株,16S r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属于4个门,9个纲的146个微生物物种,有32株与最相近的微生物有效种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低于98%,表明中国东海海域有着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和大量的微生物未知物种资源。分离菌株中γ-变形菌纲微生物占64%,α-变形菌纲微生物占18%,厚壁菌门微生物占15%,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微生物所占数量不足3%。与大陆不同距离的各区域微生物类群所占比例、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有所不同。从本研究可知,近岸海域芽孢杆菌的数量远高于远海地区,这可能与该类微生物抵抗外界有害因子能力较强有关。同时,在近海水域分离得到的多株微生物与有机污染物降解和重金属吸收转化等有关,另一些微生物倾向于出现在远离大陆的海区,这些微生物可能对水体环境有较为苛刻的要求。
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菌株Za3-36-1T和Za3-19与Glaciecola pallidulaACAM615T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5.997%和95.726%,为疑似新种。菌株Za3-36-1T和Za3-19为革兰氏阴性菌,严格好氧。细胞为短杆状,能运动。可在0.5~7.0%NaCl(w/v)或0.5-7.5%(w/v)海盐下生长,无氯化钠或海盐情况下未见生长。生长的pH范围为6.0-10.0,温度范围4℃-32℃。本研究利用API20E/NE和ZYM试剂盒,对菌株Za3-36-1T和Za3-19糖醇利用、酶学性质和产酸特性进行分析,检测到该两个菌株具有β-葡萄糖甙酶、碱性磷酸盐酶、酯酶(C4)、类脂酯酶(C8)、白氨酸芳胺酶、胰凝乳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萘酚-AS-BI-磷酸水解酶和氧化酶活性,可利用葡萄糖、肌醇、山梨醇、鼠李糖、蔗糖、密二糖、苦杏仁苷、阿拉伯糖、麦芽糖和已二酸作为碳源。不产生H2S,不能还原硝酸盐。菌株Za3-36.1T和Za3-19均对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万古霉素、红霉素、利福平、氟哌酸、多粘菌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氯霉素和新生霉素表现出抗性,而对链霉素和四环素敏感。菌株Za3-36-1T脂肪酸主要成分为Sum In Feature3(C16:1ω7c和/或iso-C15:02OH)和iso-C16:0/C16:0。经HPLC法测定,菌株Za3-36-1G+C含量为42.8%,菌株Za3-19 G+C含量为41.7%。综合分析结果,建议将Za3-36-1T和Za3-19定为Glaciecola属新的分类单元,命名为Glaciecola donghaiensis sp.n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