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MRI增强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gradient echo T2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 ESWAN)序列研究单次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SAH)引起脑表面铁质沉积症(Superficial sider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S-CNS)的可能性。材料和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前瞻性收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进行研究。tSAH组病人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头颅外伤病人,经头颅CT平扫或腰穿证实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2、患者经急性期保守处理后转归良好, tSAH后6周以上复查CT扫描显示SAH已经吸收;3、在本次头颅外伤前,无头部外伤、手术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史。所有病人均为交通伤,纳入病例均得到本人或监护人对检查方案的知情同意。首次头颅CT扫描均在外伤后6小时内完成,头颅CT扫描阴性,但临床仍怀疑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在外伤后24小时内进行腰穿。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行MRI的ESWAN序列扫描,部分患者同时进行了GRE T2*WI序列扫描。符合tSAH入组标准且CT与MR图像数据完整的共有30例病人,男20例,女10例;年龄8-87岁,平均年龄49.0±16.8岁。其中,22例tSAH患者同时进行了GRE T2*WI、T2WI序列扫描。MR检查在外伤后6周-177周内完成。另外,选择年龄相仿的健康个体25例作为对照组。图像评价和分析:1、两位有经验的神经影像诊断医师盲法独立评估两组(tSAH组30例与正常对照组25例)55例头颅ESWAN幅度图像,统计判读SS-CNS的阳性结果,对两者结果采用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评价。2、两位神经影像诊断医师共同盲法分析和形成共识前提下,对tSAH组的ESWAN和GRE T2*WI两种序列判读是否存在SS-CNS,若SS-CNS阳性,分别对两种序列显示SS-CNS的分布区域进行计数,对两种序列显示SS-CNS日性率和显示SS-CNS分布区域计数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学检验。3、根据SS-CNS沉积范围分为重度组(n≥5)和轻度组(n≤4)两组,对可能影响SS-CNS沉积范围的年龄、性别、Fisher分级、有无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tSAH后至MR检查的时间间隔等因素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4、对CT上显示tSAH且ESWAN序列显示SS-CNS阳性的患者,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比较SS-CNS沉积部位计数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部位计数是否相关进行统计分析。5、对tSAH的Fisher分级与ESWAN图上SS-CNS分布区域计数所对应的等级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Kendall’s等级变量间的秩相关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位医师对tSAH组30例患者的ESWAN幅度图判读是否存在SS-CNS的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651,P<0.01);2、两位神经影像诊断医师共同盲法分析和形成共识前提下对tSAH组的ESWAN幅度图进行评价,tSAH组30例患者中有29例发现不同程度SS-CNS存在,发生率96.7%(29/30),SS-CNS分区总计数是135个;对tSAH组中22例同时行GRE T2*WI扫描的患者进行图像评价,共发现15例SS-CNS存在,发生率为68.2%(15/22);22例同时行ESWAN序列和GRE T2*WI扫描的患者,对两种序列显示SS-CNS的阳性率分别是95.5%(21/22)和68.2%(15/22),进行配对卡方检验,χ2=4.167,P<0.05;22例患者的ESWAN幅度图的SS-CNS分区计数是127个,GRE T2*WI序列图的SS-CNS分区计数是33个,对两种序列的SS-CNS分区计数进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Z=4.034,P<0.01;两种序列对tSAH后SS-CNS的阳性显示率及SS-CNS分区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5例在ESWAN幅度图和GRE T2*WI图均未见SS-CNS阳性病例。在ESWAN幅度图上29例患者的SS-CNS部位发生率分别为额叶69.0%(20/29)、颞叶34.5%(10/29)、枕叶17.2%(5/29)、顶叶58.6%(17/29)、外侧裂池51.7%(15/29),小脑31.0%(9/29)及脑干13.8%(4/29);3、把SS-CNS沉积范围分为n≤4和n≥5两组,对可能影响SS-CNS沉积范围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isher分级3级以上、伴有脑挫裂伤的tSAH患者对SS-CNS的沉积范围大小均有影响;而年龄差别、性别、高龄患者(>50岁)、伴或不伴硬膜下血肿、外伤后SAH到MR检查的时间间隔对SS-CNS沉积范围大小无影响;4、CT上显示tSAH且ESWAN序列显示SS-CNS的患者共27例,对CT上出血分布部位计数与MR上SS-CNS分布部位计数的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者的相关性,r=0.785,P<0.05,两者分布区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9例患者的ESWAN图上SS-CNS分布区域计数与tSAH的Fisher分级呈正相关,Kendall’s tau-b (Correlation Coefficient)=0.610, P<0.01。结论:1、ESWAN序列对SS-CNS的检出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重复性;2、单次tSAH后,绝大部分患者继发不同程度的SS-CNS;3、单次tSAH后SS-CNS在大脑的沉积部位,好发顺序依次是额叶、顶叶、外侧裂池、颞叶、小脑、枕叶及脑干;CT上tSAH分布区域与ESWAN幅度图上SS-CNS沉积分布区域具有一定相关性;4、SS-CNS沉积范围与tSAH的Fisher分级、伴有脑挫裂伤呈正相关;而与性别、年龄、伴或不伴硬膜下血肿等对SS-CNS沉积范围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