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替传译作为口译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口译研究界持续受到关注,交替传译的笔记也是研究的热点。基于国内外不同口译教材中对于交替传译笔记语言选择的不一致性,以及国内外交替传译笔记语言选择相关实证研究结论的不统一性,本研究从丹尼尔·吉尔的交替传译精力分配模型(Effort Model of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出发,尝试分别探讨在英到汉交替传译过程中,以及在汉到英交替传译过程中,职业译员和学生译员分别使用的记录交传笔记的语言类型及比例,观察随着演讲难度的增加两个群体笔记组成的变化,并尝试比较和描述职业译员的笔记语言选择与学生译员笔记语言选择的联系和区别,语言选择的结果将分别从“源语”、“目的语”视角和“A语”、“B语”视角进行描述和讨论。在本研究中,笔者从“口译员到底用什么语言形成交替传译笔记”这个大的研究问题出发,在引用前人研究数据和研究材料的基础上,寻找7位硕士一、二年级的学生译员作为被试,分别选取一段一般性难度的英语演讲、一段一般性难度的汉语演讲、一段专业性难度的英语演讲以及一段专业性难度的汉语演讲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在线的实验形式,请7位学生译员分别做英到汉和汉到英的交替传译。实验结束后,笔者回收被试的笔记照片和交传录音。实验发现,职业译员的交替传译笔记呈明显的A语倾向,在英汉交传中有明显的“目的语”倾向,在汉英交传中有明显的“源语”倾向;在源演讲难度增加时,英汉交传中B语(源语)笔记减少,汉英交传中A语(源语)笔记减少、B语(目的语)笔记增加。学生译员的交替传译笔记没有明显的A语或B语倾向,也没有明显的“源语”或“目的语”倾向;随着源演讲难度的增加,英汉交传中A语(目的语)减少,B语(源语)增加,汉英交传中,笔记语言比例组成没有明显的变化。面对当前教材和实证研究结论的不同指向,本研究再次对英到汉、汉到英中职业译员和学生译员的交替传译笔记语言选择情况进行研究和描述,选取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译员”作为研究对象,相较于先前实验更有合理性。此外,英汉双语的较大差异,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发现英汉语对交传笔记语言组成与其他西方语对交传笔记语言组成的不同之处,作为一个描述性研究,在学理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