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 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及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lpha,ERα)、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beta,ERβ)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之间相关性及三种受体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石蜡包埋组织中GPER、ERα和ERβ的表达,分析此三种雌激素受体之间的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结果GPER表达于细胞胞质,在胞膜和胞核中未见表达。在135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GPER阳性比例为74.8%,其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变量(年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肿瘤大小、月经情况、组织学分级)没有相关性。ERα仅表达于细胞核,阳性比例为53.3%,其表达与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显著相关,与肿瘤的其它临床病理变量无相关性。ERβ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也可见少量胞浆及间质表达,阳性比例为63.7%,其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变量无相关性。40.7%的肿瘤共同表达GPER和ERα。28.9%的肿瘤共表达ERα和ERβ。27.4%的肿瘤三者共同表达,三者完全不表达仅有5.2%,ER-α肿瘤中GPER表达阳性者占73%,ER-α患者中ERβ表达阳性者65.3%。三种ER亚型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ER-αER-βGPER-乳腺癌平均肿瘤诺丁汉预后指数(Nottingham Prognostic Index,NPI)较ER++αERβGPER-及ER+αER+βGPER+肿瘤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6、0.022)。结论GPER与ERα、ERβ在乳腺癌组织中均有广泛表达,可能同时参与介导雌激素的生物学效应。GPER与ERβ与临床病理变量没有相关性,ERα表达与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显著相关,与肿瘤的其它临床病理变量无相关性。GPER及ERα、ERβ相互独立,在ER-α乳腺癌中GPER及ERβ均有较高的表达,针对GPER及ERβ的药物可能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补充。ERs表型分析研究对认识雌激素对乳腺癌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亦为临床拓展内分泌治疗领域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