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脱毒组培苗繁育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nk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块茎干燥之后可以入药,我国自西汉时期史书上即有记载,至今其用药历史达两千年之久。但由于过度采挖,野生半夏已日渐枯竭,而栽培半夏受各种病毒和虫害侵害严重,产量逐年递减,品质退化严重,药材质量很难达到药用市场的要求。本试验对半夏脱毒组培苗繁育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半夏脱毒组培苗繁育:利用半夏茎尖为外植体,采用2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方法筛选出最适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2.0mg/L2,4-D+1.0mg/L KT+30g/L蔗糖+7.5g/L琼脂,得到浅绿色颗粒状,生长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继代增殖两次后转接于丛生芽分化培养基:MS+1.0mg/L2.4-D+1.0mg/L6-BA+1.0mg/LNAA+30g/L蔗糖+7.5g/L琼脂。丛生芽分化而成的试管苗达到3cm左右时转接于能够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筛选出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5mg/L IBA+0.2mg/LNAA,得到生长良好,根系健壮的试管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0%,植株脱毒率达88%。2、一步成苗法:以半夏的地下块茎为培养材料,最佳灭菌时间组合为:酒精消毒15s之后再用HgCl2浸泡处理15min,将消毒过的材料接种后观察记录植株的长势和各方面的生理指征并筛选出半夏一步成苗最优培养基:MS+1.0mg/L6-BA+0.5mg/LNAA+30g/L蔗糖+7.5g/L琼脂,移栽之后植株的成活率达85%。3、半夏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半夏单株重量与主叶长、株高、主叶宽和茎粗等指标呈密切正相关。在半夏的高产栽培技术方面,通过单因素控制,分别设置3种不同种茎规格、5种栽培密度、5个采收期,得出以下结论:半夏产量与种茎规格、栽培密度和采收时间有很大关系。直径为1.0~1.5cm的小块茎为种子可以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栽培密度为10cm×12cm时的收获指数和繁殖系数最高,此密度设置最为合理;在8月底、9月初采收的块茎产量最高。
其他文献
现行立法没有对捐赠假劣药品问题做出专门规定,各地的理解和处理差异很大。试对现行法律框架下捐赠假劣药品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某军区16所医院病案质量现状与存在问题,从有效工作时间、责任心、新进人员素质和质量控制管理等方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统一病案模板、定期病案评审、强化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德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贯穿于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把德育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要
针对传统的话题检测方法在处理大规模微博短文本时出现的降维能力不足和语义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基于潜在语义分析和结构特性相结合的微博话题检测方法。根据微博的对话属性
为了研究碳纳米管掺量对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能的影响,分别制备了碳纳米管掺量为0.05wt%、0.10wt%、0.15wt%的混凝土试样,进行了硫酸盐侵蚀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试样质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