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沟通与理解是建立现代社会生活道德的重要基础和途径,公共理性包含的原则、精神等正是沟通与理解的最好体现。公共理性是公民的理性在公共领域中的运用,它以个人为基础并对个人有普遍的约束力,是公民的一种理性能力、道德能力,关注的主题是公共利益。政治民主化、经济的市场化和价值的多元化及学校公共理性教育的缺失呼唤开展公共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精神。在民主多元社会中,政党执政除了要代表自身阶级利益的同时,还要超越自身的局限性,表达出社会公共利益、民意的要求,允许公民积极有效地参加一定的政治活动、表达政治意见和政治观点,但又要寻求各种观点之间的平衡点,将不同的政治观点和利益冲突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代表更大范围的民意,即公共利益,以期建立稳定的基本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要实现这一系列的目标,政党执政就需要坚持公共理性的准则。市场经济具有公开、自由的特征,并且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这种特性使得市场经济有助于公共理性的形成,但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弱点,自由发展的市场经济容易带来不平衡和不协调,要保障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就需要公共理性的规范调节。价值取向多元化向传统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代社会秩序已经不再依赖于一种共享的道德价值理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内容和道德教育方法出现了危机致使一些人不再信任任何道德,在精神空虚的同时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社会道德整体沦丧;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突出,争论的各方都站在各自的理论立场上,谁也说服不了谁。社会道德迫切需要在多元中寻求共识,而公共理性恰恰为公民道德建设提出新的思路。公共理性的重要价值促使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展开公民道德教育,补上所欠缺的公共理性教育这一课。学校的学生未来都将成为社会的公民,将要参与到公共生活中并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与他人合作、达成共识,而要做到这些,学校应重新承担起责任,开展公共理性指导下的公民道德教育。迄今为止,我国公民社会由于经济、伦理、政治传统等因素而导致公共理性的发育还不成熟,急需完善。正是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本研究的目的,即借用西方关于公共理性的研究理论试图论证其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从学校道德教育的具体领域论述培养儿童成为具有理性的未来公民的原则与方法。开展学校公共理性教育的过程中,在遵循教育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的同时,通过采取平等开放的教育方式,着重提升学生运用公共理性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培养学生公共理性思维能力。鉴于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公共理性的发展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障碍,所以本文在文末也提及了一些保障措施——法纪监督与学校德育体制建设。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缺乏以道德教育为视角的研究。本文采用了历史追溯法,尽量收集了本文涉及的第一手资料,对传统理性、公共理性、公共领域的概念进行了历史的追溯。此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公共理性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明确相关概念及其相互的关系;有利于为各学校实施道德教育提供某方面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