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工业、农业等生产活动中排出的污染物也随之增多,这种现象在长江流域尤为突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污染,已经成其突出问题,长江中下游水环境的修复与保护需要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协同治理,但流域的跨行政区域的特性使得跨域治理更具难度。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因搭便车或资源分配不平衡等造成的碎片化、公地悲剧……治理不善现象,明确强调行动者之间维持集体行动的替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工业、农业等生产活动中排出的污染物也随之增多,这种现象在长江流域尤为突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污染,已经成其突出问题,长江中下游水环境的修复与保护需要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协同治理,但流域的跨行政区域的特性使得跨域治理更具难度。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因搭便车或资源分配不平衡等造成的碎片化、公地悲剧……治理不善现象,明确强调行动者之间维持集体行动的替代机制,并解释这些机制是如何被选择、实施的,只有当事双方在对可能产生的谈判、执行与监督成本和利益进行衡量后预期可以获得的收益大于交易成本时,跨域治理才能真正实现。府际协议是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及其应用的重要分析单元,通过对府际协议数据从数量特征与类型分布、内容和参与规模等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描述出地方政府的集体行动现状。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用来量化社会能动者在互动过程中所构成的关系网络的结构、性质及属性,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府际协议数据进行定量化处理,可以更加形象具体地展示地方政府跨域治理集体行动中合作水平和互动程度的联系现状。通过广泛搜集阅读国内外相关研究,挖掘目前相关领域研究的空缺进而确定本研究方向。用府际协议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的跨域治理现状进行描述,以此总结长江中下游水环境跨域治理存在的困境,融合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分析问题成因并给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为了揭示长江中下游水环境跨域治理的联系结构和合作现状,运用府际协议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府际协议方面:搜集2001-2020近20年的府际协议数据,对所收集到的信息从数据的获取与整理、府际协议数量特征、府际协议类型分布分析三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明确研究范围,介绍府际协议数据的来源;其次针对府际协议年度变化的数量特征进行论述;最后按合作规模将协议分为双边、多边、全体协议,按合作的风险程度和合作机制减轻风险的能力分为正式与非正式协议,分析长江中下游水环境跨域治理府际协议类型分布特点。社会网络分析方面: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UCINET软件对20年水环境跨域治理相关府际协议的整体结构、网络密度、凝聚子群等特征进行分析,测算9省市的联系结构、合作水平及互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水环境跨域治理各省市缺乏合作主动性,合作受政策影响较大;为追求较低交易成本和规避合作风险,跨域治理倾向于个别种类的规模协议与非正式协议;跨域治理受地理空间因素制约较大;跨越治理复杂交错的整体网已形成,但尚存较大提升空间。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地方政府之间的跨域治理受阻,产生公地悲剧和集体行动困境。环境问题的公共性与外部性、合作净收益的稳定性、地理邻近性、同质性与资源依赖性、经济基础的差异性影响了长江中下游水环境跨域治理各省市之间的横向集体行动,促使各参与者做出了最低交易成本和风险的理性决策。基于现状与问题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完善9省市长江水环境跨域治理的对策建议:加大中央政府政策与经济支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突破地理空间因素的制约;健全信任机制,提高互助水平;完善利益补偿机制,促进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创新制度体系,培育具有共同目标的合作项目;构建更加紧密的网络关系角度对9省市长江水环境跨域治理进行完善。
其他文献
矿山为中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破坏了原本生态平衡,引起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因此提出了废弃露天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修复技术研究。以矿山开发环境现状,分析废弃矿山类型、特点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利用熵权法检测空气污染,选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水体质量,测定矿山周边重金属含量,分析潜在生态风险和元素毒性系数,得知土壤污染情况。使用具有存活性强、生长迅速、存活周期久的植被降低空气中重金属离子和降尘,通过沉淀过滤以及除
海洋渔业资源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来源,具有共有性、洄游性、不确定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导致对海洋渔业管理不能仅仅依照传统的以行政边界划分管理区域的模式,应采用生态系统方法。人类活动对渔业及其栖息地的破坏殆尽,逐步重视渔业管理,其管理理念也从重资源开发转向重资源保护与质量效益。但是,传统的海洋渔业管理已无法有效保护利用海洋渔业资源,难以从根本上遏制渔业资源衰退现状。为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国纷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部旨在保护全球生物资源、长期可持续使用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公平公正获取生物资源产生的惠益的国际公约。公约规定缔约国应制定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战略或行动计划,运用多种手段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进行保护,并定期召开缔约方大会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问题,跟进各缔约国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同时审核通过用于指导开展工作的各项决议。中国于199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更多关注。水生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在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水生野生物种也面临生存挑战,如长江白鲟的消失,江豚的严重濒危都说明了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紧迫性。人工繁育是野生动物保护的一种形式,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部分。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背景下,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于2005年加入鲨鱼养护管理行列,至2021年16年期间出台了13部有关鲨鱼资源养护管理的决议,内容涉及科学研究、安全释放、割鳍抛体、特殊物种保护以及数据收集等问题。中国作为其成员国,根据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等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资源养护相关决议,对我国远洋渔业必须的渔船渔具、数据收集、鲨鱼制品消费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优化,但同时对远洋捕捞强度和渔民生计
以全球变暖为代表的气候变化问题成为近年来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诸多研究证明由气候变暖引起的北极地区海冰覆盖面积消退与海水温度升高正在改变着北极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种间营养关系,进而影响北极海洋食物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整个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鱼类是上下营养水层之间物质转移和能量流通的关键枢纽,也是中上层群落与底栖群落连接的重要节点,充分了解和掌握北极鱼类的摄食特征与种间营养关系,对于揭示北极海洋生
休闲渔业作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农渔民就业增收、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了重要作用,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传统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文章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WSR)为指导,以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为研究目标,从资源环境、产业经济和社会文化三个维度构建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指标权重结,
作为世界远洋渔业大国,大西洋海域远洋渔业尤其是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业占据我国海洋经济较大比重。据统计,大西洋海域各缔约方、合作方、捕捞实体捕捞大眼金枪鱼的1990-2019年总产量2655001t,其中日本总产量第一,达613432t,中国台湾位居其次189538t,西班牙349870t,葡萄牙133281t,法国157194t,加纳176479t,我国大陆120181t,不足日本总产量的1/5。大
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下,渔港作为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带动着渔业、渔村、渔民的全面发展。自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在渔港的投资、建设、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渔港避风减灾能力明显提高、渔港产业转型、渔区经济迅速发展和沿海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等。近年来多项渔港规划政策出台,显示出当前国家对于渔港管理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全国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现场会的召开为渔港综合管理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推进了
海洋是蕴含着巨大资源的蓝色宝库,拥有着丰富的生物、矿产、淡水、能源资源。随着陆地资源开发的枯竭,人类逐渐将视野关注到海洋资源的开发上,21世纪以来蓝色海洋成为各个国家的战略重点[1]。我国是拥有着广泛海洋战略权益的海洋大国。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海洋强国建设,明确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战略背景下,人们逐渐意识到海洋发展对于带动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意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