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篇论文是我对尼奥劳赫作品的绘画语言特征以及绘画主题的简要归纳和个人理解,以及尼奥劳赫和他的作品对我个人创作带来的一些启发。尼奥劳赫是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其作品完美的融合了传统绘画的精髓和当代精神,同时尼奥劳赫作为一个全球顶级艺术家对待绘画艺术的态度值得我作为一个绘画实践者去学习。尼奥劳赫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既丰富又不纷乱,基本上都有迹可循,有史可据。而且无论是插图或者广告技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是我对尼奥劳赫作品的绘画语言特征以及绘画主题的简要归纳和个人理解,以及尼奥劳赫和他的作品对我个人创作带来的一些启发。尼奥劳赫是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其作品完美的融合了传统绘画的精髓和当代精神,同时尼奥劳赫作为一个全球顶级艺术家对待绘画艺术的态度值得我作为一个绘画实践者去学习。尼奥劳赫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既丰富又不纷乱,基本上都有迹可循,有史可据。而且无论是插图或者广告技法,拼贴与版画印刷技法以及古典湿壁画技法等都在其作品中被有机融合,毫无割裂感。这些表现手法既有非常经典和传统的也有非常新潮和流行的,在这种新旧激烈碰撞之下的他的作品呈现出了极强的艺术张力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尼奥劳赫的绘画主题宽泛而多样的,我无法在有限的篇幅之内将之全部呈现,而只是挑选了几个我认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其中也穿插了一些我对于一些作品的构图与构成的分析。尼奥劳赫对我国的艺术家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作为一个绘画从业者从他的艺术经历和他的作品里获得的一些感触。最后是我对我个人的毕业创作做些许简单的介绍和阐释。
其他文献
20世纪以来,时间的议题在各个领域有了更多不同层次的研究讨论,也有着源源不断的新成果出现。而在艺术创作的领域,对时间的研究更多倾向于艺术家本人对时间的体验感,相对而言在时间研究上有更多的自由性。且艺术创作的探究可以延伸或涵盖所有领域中关于时间的看法,是一个相当具有能量的议题。随着科学领域对三维空间和四维时间的深入探索,艺术家对于时间观念的阐释也更加丰富多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科学领域带来更多的思
叙事性绘画在绘画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中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随着现代绘画的进步与发展,叙事性绘画已经从经典叙事走向了后经典叙事,绘画后经典叙事延续了经典叙事的体系和元素,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扩展了叙事性绘画的叙事角度和可能性。在叙述学中对于绘画方面的讨论是缺乏的,本文通过经典叙述学的理论体系对于绘画艺术进行研究,分析叙述学所重点探讨研究的对象——文学,与绘画在叙事中的共性与特性。后经典叙事与经典叙事的
重复形式自古以来就普遍存在于诸多艺术作品之中。工艺品装饰和佛像雕塑利用重复元素凸显形式美和庄严感。机械复制时代被重复生产出的波普艺术作品则展现了消费社会的图景。当代艺术作品亦有很多不同形式的重复,张晓刚的“大家庭”、草间弥生的“波尔卡圆点”、丁乙的“十示”、克洛德·维尔拉的“海绵”等。而重复不仅是简单的艺术符号的排列重复,艺术作品的形式重复背后,艺术家创作它的重复的过程更具有精神性。各个艺术史阶段
本文旨在探究寓言性绘画作品中的“寓言性”特征和表现形式。“寓言”自古被认为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后来寓言被上升到美学层面被认为是艺术的一种存在方式。与传统意义上寓言的“劝诫世人”不同,美学层面下的寓言更多表现对社会生活的批判或赞美,被赋予了为实现乌托邦的理想意义。寓言化的绘画必然会带来寓言性的阐释,寓言性绘画作品有着言此意彼的“复义性”、表现手法“破碎性”和理解层面“开放性”。具体表现题材分为传统
本文试图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探究网络表情包的视觉形象特点和传播方式,讨论大众艺术与精英艺术的区别联系,以及大众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通过引入符号学理论,着重分析表情包的视觉形象特征,阐述各种类型的表情包本质上是一种符号。而这种符号性的特征和其大众文化属性又是表情包本身得以广泛迅速传播的基础。艺术创作活动及作品本身也具有表达和传播的诉求,研究表情包(或者说表情包现象)是期望从中发掘新的思路,为个人
本文探讨的未完成理念有特定的时间和所指范畴: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未完成作品,通过对未完成作品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调研,整理出该时期留存的最具代表性的未完成理念与推动该理念的艺术家,从成因、背景与呈现等多角度分析了未完成作品的界定与社会思潮的决定性转向。本文探讨的重心为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未完成作品是如何从原先的“失败品”定位逐渐转变为当代艺术的掌上明珠,未完成作品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哲学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
1958年,十万转业军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北大荒,屯垦戍边,修建农场。一批艺术爱好者,在艰苦的劳动之余,通过版画语言描绘自己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北大荒版画应运而生。它解决了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套色木刻如何发挥色彩语言威力的难题,同时,也解决了在套色木刻中如何掌握和运用色彩的精妙技法。北大荒版画将中国新兴版画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以北大荒版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个不同时期的北大荒版画创作群体关注
本文以对当代绘画求真之思作为出发点并提出问题,主客观的探讨、形式构成的分析只能得到可疑且自相矛盾的结论。本文通过比较塞尚与黄宾虹特定时期绘画的相通之处,即“物”的呈现方式,尝试回应当下时代绘画之困境。第一部分主要做相关背景的铺设,先简要陈述塞尚与黄宾虹各自的艺术分期,并作相互比较的时间定位,塞尚定位在1885年后,黄宾虹定位在1925年后;然后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二位相似的自然观。第二部分以“忖度”的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20世纪的重要画家。在他一生中,小丑是连贯创作的重要绘画对象。柯尔尼留.巴巴(C.Corneliu Baba)是罗马尼亚著名画家,小丑系列成为他晚年创作重要主题。本文通过研究毕加索和巴巴绘画中的马戏团小丑形象,挖掘不同社会群体对艺术家创作题材的意义,以及毕加索和巴巴绘画小丑的缘由。本文旨在以毕加索和巴巴的马戏团小丑系列绘画,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及关联。运
汉斯·马卡特(Hans Makart,1840-1884)是19世纪末最著名的奥地利画家,他在当时的成功是其他画家所无法比拟的。马卡特的画在新兴资产阶级中很受欢迎,他甚至被视为社会认可和声誉的衡量标准。但在现在他却被人们所遗忘,甚至大部分美术史都没有对他的记录。本文以这样一位有着典型的学院派气质的画家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当时作为官方主流的学院派绘画风格最终被以库尔贝为首的现实主义风格所超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