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纪录片领域各种题材与风格呈现日益多样化的趋势,而战争一直是纪录片创作中一个长盛不衰的题材。战争作为人类社会进程中一种极端的政治手段和最高形态的矛盾冲突,几乎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全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因其残酷性及其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而倍受关注,观众们希望此类纪录片能够将零星的影像、文字、图片、遗迹、口述等所包含的二战史实通过纪录片对历史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更为鲜活而直观地传递给他们。二战题材纪录片的发展从最初缺乏趣味性的完全通过实拍画面反映战争,发展到多种艺术手法的使用,设置悬念、铺陈细节、多方对比、情景再现、CG动画等使战争叙事更加生动和立体。由于战时现场资料的难得和稀缺,战后人们对于和平与安定生活的珍视与向往,后世对于战争的记忆重构和人性反思成为了二战题材纪录片的两个重大特征。虽然很多此类纪录片以“实录”或“全纪录”标榜,不容忽视的是二战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在各自的创作中都融入了主观性的引导和多维思考。在文化传播日益多元而复杂的今天,官方记忆与个人记忆交织,二战如何被叙述便有着诸多可能性。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说过:“电影工业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正在构建现代人的自我意识和世界经验”1。202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75周年,战争硝烟虽已散去,但战争带给人们的认知与集体记忆的塑造与社会时代联系紧密,伴随着人类社会由大规模战争向整体和平转变,二战题材纪录片也呈现出不同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在介绍二战题材纪录片不同类型的基础上,对其不同时期的价值功能及发展走向进行思考。针对战败国德国和日本战后纪录片中不同的话语体系,探析两国在对待战争历史与发展问题中不同的政治道路。最后认为中国在和平时代对于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应呈现出多元全面的整体样态并有待继提升。第一章根据时间顺序从二战爆发前的起因事件——西班牙内战开始进行梳理,从战前、战时、战后三个阶段,分别介绍了不同国家、阵营所摄二战纪录片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论述作为同盟国的美苏英法中五国以及作为轴心国的德日两国在其二战纪录片中对于集体记忆进行重构的发展流变。第三章从口述与故事化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对战争伦理的探讨以及记忆符号的运用三个方面,对中国国统区抗战纪录片创作实践和影响以及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左翼政治力量和海外人士组织拍摄的抗战纪录片、海外人士组织拍摄的抗战纪录片的叙事风格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主要剖析战胜国是如何通过二战纪录片引导观众对二战进行人性反思;其次,对比分析德日两国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与形势,两国人民对二战呈现何种的不同反思。最后,着眼于找到“他者”视角阐述二战所带来的局限性。宏阔而复杂的历史背景为二战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可供持续挖掘的空间,现代传媒科技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开拓了更具表现力的表达形式,各国纪录片创作者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在表现好叙事内容的同时引导人们对战争进行反思,呼唤和平,使二战题材纪录片达到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