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人性论思想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us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雄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所处的时代,正是诸子百家思想糅杂排和的时代,是人性论的糅合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扬雄立足于前人相关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本身对于人、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认识和反思,构建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人性论思想体系。在这套人性论思想体系中,他对人性有了更为深入更为全面的认识,提出“人之性也善恶混”的观点。扬雄的人性论思想,打破了以往性分三品的壁垒,将成圣的希望给予每一个人;并试图通过引导个人向善,以推动整个社会向善,从而使之归于安定。本文通过对扬雄人性论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进行考察和研究,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扬雄人性论思想体系的主要内涵,客观地评价和论述了扬雄人性论思想的历史影响及其现代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扬雄人性论思想的产生。从扬雄人性论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理论基础出发,考察分析了扬雄人性论思想产生的社会时代条件和学术理论背景。第二章,主要对扬雄人性论思想的内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从扬雄有关“人性”的界定出发,揭示了扬雄“人之性也善恶混”的观点的本质。第三章,主要对扬雄的人性论思想进行了评析。从扬雄人性论思想的特质出发,肯定了扬雄的人性论思想在历史上的影响与地位,发掘了扬雄人性论思想的现代价值。
其他文献
自类社会发展起伴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且此问题愈演愈烈。本论文由《老子》入手,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大方面入手,深入思考并分析中国哲学中提倡怀有“赤子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人数众多的科技大军中的群星和精英。他们把用毕生心血和聪明才智创造的优秀科技成果奉献给伟大祖国和全人类,他们的智慧才能是中华民族的
卢作孚(1893—1952),重庆合川人,名魁先,字作孚,同晏阳初、梁漱溟一道,被誉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乡村教育运动“三杰”。卢作孚不仅针对当时的传统教育进行了改革,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