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描写翻译研究中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再认识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wum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描写性翻译研究,是翻译研究领域出现的重大转折。正因为有这种转折,翻译界学者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翻译,而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逐渐被更多人认可。翻译的描写研究主张从宏观层面研究翻译,把一定规范指导下进行的翻译研究看作是众多翻译研究中的一种,更多注重翻译研究背后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各种原因。但目前部分学者认为,翻译的描写研究已经太多的注重文化因素,从而忽视了对于语言本身的研究。由此,这些学者倡导回归文本,回归主体,回归伦理(道德)。但是,描写研究究竟有没有背离对语言的研究,回归是否必要,产生回归呼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些都值得的进一步的思考。所以,本文拟从描写翻译研究的理论背景出发,将描写和传统的规范研究进行对比,重点讨论两种研究方法中文化研究的差异,力图证明描写翻译研究没有背离语言研究,翻译研究最终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其他文献
<正>高尔斯华绥的《品质》被选入苏教版必修三,与杨绛的《老王》一起组成"底层的光芒"板块。小说的主人公格斯拉兄弟作为传统手工业者,在与时代大浪潮的抗争中,上演了一出悲
误解在人类日常交际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言语交际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信息在接受和传递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造成误解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语言史上属於中古汉语的发生阶段。这一时期的汉语在文字符号、辞彙、音韻、语法诸方面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词彙是汉语中最为敏感的部份,变化也最快。魏晋南
本文是对附着于交际者的非语言符号集合(附着符号束)的幽默生成机制的语用研究。相对于言语幽默研究的深入性与成熟性,从语用学角度去探讨附着于交际者的非语言符号集合(附着
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矿产资源为经济、科技的进步提供了重要助力,自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问世以来,出现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将其运用到矿产的开采中,
教师信念研究已经成为西方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中国这一研究才刚刚起步。国内对教师信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信念与教师课堂实践的关系上。本研究旨在研究
“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这主要是由她的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与时俱进的阶级品质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的,同时也与她坚持的群众路线和民主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为了获得更快的计算速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芯片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封装密度不断提高。尽管新技术对单个微器件功
绥宁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云贵高原东缘,雪峰山脉南端,八十里大南山西北面,方言比较复杂。纵观历来对绥宁方言的研究成果看,绥宁南部属于湘语娄邵片,绥宁北部属赣语洞绥片,而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科学的测度和评价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前提.选择河南省主要城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