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政策对医药供应系统运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g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医疗服务需求总量不断增大,现存医疗体制弊端日益凸显,出现“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医患关系紧张等棘手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医患信息不对称以及传统药品供应链具有多层级、多节点以及层层加价的特点。  基于以上背景,国家相继提出“医药分离”,一些地区也将“药房托管”作为减少药品流通环节,降低药品成本的一种模式,同时也推行“两票制”乃至“一票制”的药品采购模式改革,现阶段在很多省份开展试点。而学术界基于中国医疗体制背景下对以上政策的作用机制以及绩效的模型研究很少,尤其缺少从医药供应链视角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从供应链模型的角度研究医疗改革政策的绩效问题。  应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构建了基于医疗改革政策的供应链模型,主要内容包括:“医药养医”与“医药分离”基础模型的构建、不同医改模式下药品供应链运营绩效研究以及基于“医药分离”背景下研究不同药品采购模式对供应链整体以及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影响。  首先,考虑医疗服务水平的影响下,研究取消药品加成后各主体受到的影响以及决策行为的改变。研究发现,实行“医药分离”后患者购买的药品价格降低,公立医院收入受到药品收入急剧降低的影响,会针对不同特质的患者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其次,引入药品质量对服务需求与药品需求的影响,探究“以药养医”、“医药分离”与“药房托管”模式主导下的药品供应链在分散决策下各利益主体的绩效差异及相对应的决策行为变化。研究发现,实行药品零加成政策,能增加市场流通药品的质量,药品价格则与患者对医疗服务水平以及药品质量的敏感系数有关,从患者的角度来看,“药房托管” 模式似乎并不是一种“友好”的模式,其性价比最低。最后,在“医药分离”改革的背景下分别构建由制药企业、药品分销企业与公立医院参与的“两票制”医药三级供应链结构,以及由制药企业与公立医院直接组成的“一票制”二级供应链结构,以集中化决策下均衡结果为基准,研究分散决策下,两种采购模式下各主体如何应对结构的改变对绩效的影响。医药供应链结构的精简也提高了制药企业的利润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两票制”的实施确实对医药行业有很大的改进与贡献。从患者的角度考虑,“一票制”模式下患者接受医疗服务价格的性价比高于“两票制”模式,即缩减药品采购中间环节,确实有利于患者福利水平的提高,不能单单从药品价格角度来衡量政策的绩效。
其他文献
(西宁二十八中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 要】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现状;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的传统资源,如产品质量和价格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己经无法再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力。 在激烈的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成为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源泉已经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对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共享是一个可
中国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经济迅速发展,但社会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社会弱势群体队伍迅速扩大。中国城市弱势群体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数量相当庞大
作为我国新兴的汽车营销模式,4S店虽然1998年才进入中国,但发展却极为迅速,并且在经营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4S店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如果经营得好,对我国汽车工业乃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