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掌血根皮止血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芸香科(Rutaceae)飞龙掌血属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 ica Lam)根皮正丁醇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围绕凝血系统、纤溶系统、血小板系统对飞龙掌血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旨在更科学地解释其物质基础和止血机理。方法:1、采用大孔树脂、硅胶、C-18及凝胶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飞龙掌血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特性和NMR、MS、文献对照等方法确定其结构。2、通过大鼠血液凝集参数测定、纤溶系统指标测定及CF-PK-PD分析方法,来探讨飞龙掌血的止血活性机理。结果:1、从飞龙掌血根皮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其中鉴定了14个化合物:茴芹内酯(1)、佛手内酯(2)、别欧前胡素(3)、异茴芹内酯(4)、单(2-乙基己基)对苯二甲酸酯(5)、(+)-toddalolac tone(6)、两面针碱(7)、珊瑚莱素(8)、阿魏酸甲酯(9)、4-甲氧基肉桂酸(10)、橙皮苷(11)、methyl trans-4-Hydroxycinnamate(12)、走马芹内酯(13)、avenal-umic aci d methyl ester(14),其中化合物3、9、12、14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0、13首次从该科分离得到。2、发现飞龙掌血根皮止血活性是通过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增加纤溶系统的敏感性的多途径方式达到止血凝血作用,通过CF-PK-PD分析,在出血性大鼠模型血浆中发现了飞龙掌血根皮中6种主要的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分别为:茵芋碱、γ-崖椒碱、lomatin、茴芹内酯、5-methox y-8-hydroxy补骨脂素、异茴芹内酯。而化合物5-methoxy-8-hydroxy补骨脂素、l omatin对内源性凝血途径和纤溶系统调节比较显著,异茴芹内酯、茴芹内酯对凝血系统中的FIB有很好的PK-PD关联性,同时计算预测出异茴芹内酯的Emax 4.87mg/m L、EC50 1.39μg/m L、Ke0 0.811/h;茴芹内酯的Emax 4.29mg/m L、EC50 2.47μg/m L、Ke0 0.771/h。通过对纤溶系统指标的考察,发现模型组DD和FDP水平相对空白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给予EA、n-B治疗后,DD和FDP水平得到显著性提高(P<0.05),n-B部位对FDP水平影响比较突出,而EA部位对D D水平调控存在明显倾向性。对血小板系统的考察发现化合物1、11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论:1、本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飞龙掌血化学成分的研究。2、飞龙掌血根皮主要通过凝血系统、纤溶系统达到止血凝血作用,而引起凝血系统发生止血凝血作用与化合物lomatin、pimpinellin、isop-impinellin和5-methoxy-8-hydroxy补骨脂素这些活性成分有关。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各种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高速发展的人类文明掣肘于日益加剧的能源瓶颈.这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寻找
第六周期的后过渡金属元素金、铂,它们除了过渡金属所具有的一般性质之外,还包含有特殊的lewis酸性,Furstner教授将其定义为π酸性。这种性质在活化过程中表现为对炔基官能团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可以自发聚集形成多种多样的聚集体,如球状、棒状、碟状、蠕虫状胶束、囊泡和溶致液晶等。表面活性剂的诸多用途,如增溶、乳化、微反应器等都与表面活性剂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了解督导管理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痰液处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山东省3个市6个县(市、区)的720例居家治疗传染性结核病人,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活化石是指在种系发生中的某一线系长期未发生前进进化,也未发生分支进化,更未发生线系中断,而是处于停滞进化状态的结果,并仍然是现存的种类。在生活环境不变,成活率极低的情况下
为了揭示跨接双联斜齿轮传动中的非线性振动及功率分流特性,建立了跨接双联斜齿轮含齿侧间隙和时变啮合刚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Runge-Kutta方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求解,
对话是一种真正特殊的言语现象,它具有不同于独白的一系列固有特征。对话的特殊性的研究是俄语对话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在分析俄语对话理论代表人物的经典论著的基础上,
近年来,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由于氧化能力强、耗能低、降解速度快、无二次污染、反应条件温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存在半导体自身量子效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