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醇类化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薄膜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cj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黄酮醇类化合物,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癌症等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大多数植物的根茎叶中含有这类化合物。由于天然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多种成分共生于同一植物,结构相似度高,导致传统的提纯、分离方法操作过程复杂耗时,且富集与分离效果不佳,含量检测、品质评价的难度。因此,开发高效的提取、分离、检测这类化合物的新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黄酮醇类化合物(槲皮素、木犀草素、桑色素、葛根素)为印迹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利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选择性良好,检测灵敏度高的黄酮醇类分子印迹聚邻苯二胺薄膜电化学传感器。本文主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以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槲皮素为印迹分子,采用循环伏安法在石墨电极表面制备含印迹分子的聚邻苯二胺薄膜,再利用电化学方法洗脱印迹分子,得到槲皮素分子印迹的电化学传感器。详细研究了制备传感器的最佳实验条件,同时研究了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印迹效率、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以及此传感器对印迹分子的特异选择性。(2)详细研究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测定槲皮素的最佳实验条件,建立了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槲皮素的新方法,并将新方法应用于两种银杏叶类药物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9.2%~102%之间。(3)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分别以木犀草素、桑色素和葛根素为印迹分子,制备了分子印迹传感器。讨论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薄膜传感器的印迹效率、结合常数n与结合常数Kc,及其对印迹分子的特异选择性,结果表明三种分子印迹聚合物薄膜传感器印迹效果良好、选择识别性较为理想。
其他文献
新医改以来,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我国农村基层卫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村卫生室设置存在空白
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例,介绍第三方支付服务平台在预存充值、门诊预约、报告单查询等服务中的应用。针对存在的各类风险,提出控制措施和解决方法,同时就第三方支付服务平台在医
劳伦斯极力推崇两性的平等,把两性的性的和谐圆满当作救世的良方,并且终其一生都在为寻求完美的两性关系而努力。但他的叙事话语中却始终充斥着阳性论述,这在他的小说《查太
<正> 输电线的振动一般分为,由风雪引起的振动有:舞动、次档距振荡、微风振动、脱冰跳跃、阵风引起的摇摆等。由电磁力引起的振动有:短路电流引起的振动、电晕引起的舞动等。
布洛芬(Ibuprofen,IBU),作为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病痛和退烧症状,同时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的新型环境污染物—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研究表明,布洛芬可以导
雷电是由大气中带正负电荷的云层相互放电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伴随着雷电而来的还有电磁效益以及高达数百千安培电流。中波广播发射系统是一项发展比较完善的广播技术。但由
介绍农林业经典试验设计的多元分析法,并给出了笔者编写的SAS程序,以方便实际工作者仿用。
由于电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使用范围广、光学系统简单和操作容易,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是钌联吡啶(Ru(bpy)32+)-三丙胺(TPA)电化学发光体系。鉴于当前
随着医学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流行病和统计分析技术的进步,真实世界数据与研究在医疗、医药和医保领域的广泛关注和使用。真实世界数据的价值随着美国FDA推动真实世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