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化是解决教师生存状态中知识、权力、伦理之间已经形成的恶性循环的突破口.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既不是前现代性意义上的非制度化的神圣型专业,也不是现代性意义上的制度化的技术型、实证型专业,而是后现性意义上的制度化的人文型、理念型专业,这是由教育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社会主导性范式作为对生产方式、技术、思想、制度、知识型和人的存在向度的总体性反映,通过自己所蕴含的结构性内涵和所持有的专业观影响各种职业的专业化.职业本性和社会主导性范式之间如果具有了适切性,该职业就遇到了专业化的关键期.后现代社会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期.中国的社会结构断裂和正在向工业化社会过渡的国情使中国的教师专业化建设变得异常复杂和艰难.前现代性依然存在,现代性正在形成,后现代性开始萌芽,大多数人口仍然生活在前现代阶段,发展性人口只是少数,这种社会境域使中国教师专业化在必要性和知识、权力、伦理基础方面都大打折扣.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统一地推行以专业发展为主导的教师专业化是不可取的;而当前所表现出来的盲目乐观、轻率和简单化的态度则是不理智的.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在综合、高效地建构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导性范式、完善适宜的社会条件的同时,我们应当审慎、客观、科学地认识社会环境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和规律,并先在局部具备条件的地区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