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韵律特征包含音节数、重音(词重音和句重音)、节奏、停顿、语调等。韵律制约语言形态和句法构造,在中外著述中都有涉及。20世纪九十年代,音系学家Alan Prince和认知科学家Paul Smolensky提出优选理论(Optimality Theory),其核心是制约和制约条件的层级排列。最优项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实际上是违反一系列等级排列的制约条件最少的输出项。伴随着优选理论,还出现了韵律形态学(McCarthy & Prince,1993)和汉语的韵律句法学(冯胜利,1992)。它们主要研究业已形成和固化的韵律特征如何影响和制约词语的形态和句法构造。韵律形态学和韵律句法学的研究在目前虽然比较多,但是把汉英两种语言联系起来进行的不多。有鉴于此,本文试从韵律形态学和韵律句法学在汉英语言中的表现入手,进行研究。 在McCarthy & Prince创立的韵律形态学(Prosodic Morphology)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指出音节数是制约汉语构词的关键因素之一,汉语双音化是汉语标准韵律词的内在要求,制约英语形态的重要韵律特征之一是音节重音的位置。在韵律制约句法方面,本文认为汉英两种语言都遵循核心重音规则(Nuclear Stress Rule)(Liberman,1977,etc)和尾重规则(the Principle of End Weight)(赵元任,1969;汤廷池,1985;Quirk,1985,etc)。对于汉语而言,还要求在句子的核心重音范域中,动词后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非轻读的成分,英语则无此限定。 本文最后论述了韵律制约汉英词语形态及句法构造的结论在汉英互译中的应用。涉及如何使译文词语和句法更加合理和地道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