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普艺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在原本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新的特点。波普艺术家们通过机械的流程和重复的方式来创作,但是波普艺术传承、重复、日常物品和大众文化的主题,则超越了艺术领域。波普艺术强调探索大众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联,直接借用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升华艺术主题,模糊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边界,这很大程度让艺术贴近于处在消费社会之中的人们的生活本身。其实艺术的大众化已经是波普艺术带给社会的一种趋势,艺术与生活的相隔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它们之间的界限也愈发模糊。而人们愈发追求个性的展现,也不断探索着在各方面发扬个性的可能,人们对艺术品的追求与向往越来越强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艺术玩具汲取了波普艺术的养分成为了艺术家们能加直接地与大众交流的新的创作媒体。换句话说,艺术玩具就是一种新的形式,它作为一种玩具类型与传统玩具具有本质上的不同。艺术玩具是呈现艺术家自己想法的容器,相对于传统形式而言,只不过是不同类型的容器而已。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媒介去传达自己思想,有的艺术家通过雕塑、绘画表达,而有的艺术家则是通过艺术玩具这个形式。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对本文写作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创新点进行了简单论述;第二章节主要阐述从现代到当代波普艺术的艺术内涵与对于艺术玩具概念的阐释;第三章节,则从艺术特性、商业特性、文化特性、时代特征四个方面主要阐述了艺术玩具中的波普特性;第四章节,则从表现形式与方法两方面具体论述了波普因素在艺术玩具中的影响;第五章,举证了两位艺术家;第五章,则对艺术玩具现象进行思考与展望;最后是全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