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氨基酸转运体LAT1靶向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构建和评价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an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可供肿瘤主动靶向纳米制剂选择的受体种类较少,且其配体具有分子量大和体内稳定性差等问题,寻找新的有效靶点是肿瘤主动靶向纳米制剂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难点。对于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高表达的氨基酸转运体,简单的氨基酸修饰即可达到靶向目的,且氨基酸具有空间位阻小,体内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本课题以肿瘤细胞高表达的大中性氨基酸转运体1(LAT1)为靶点,谷氨酸为靶头,制备具有LAT1靶向性的PLGA纳米粒,考察靶向纳米粒在肿瘤细胞中的摄取能力和肿瘤组织中的滞留性,探索LAT1成为新型肿瘤靶向策略的可行性。首先,利用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的羟基与N-苄氧羰基-L-谷氨酸-1-苄酯的羧基之间的酯化反应,成功制备了具有不同PEG链长的谷氨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靶向材料。采用’H-NMR对靶向材料的结构进行鉴定,GPC对靶向材料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氨基酸成功地修饰于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的PEG链末端,并且该合成过程简便易行,重复性高;GPC结果证明该靶向材料具有较好的纯度。以紫杉醇(PTX)为模型药物,谷氨酸-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为修饰材料,PLGA为药物储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PEG链长、不同配体修饰度的载药纳米粒(5% SPGn PTXNPs和10% SPGn PTX NPs)。所制备的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在70~95%,载药量在4%左右。纳米粒的粒径在152 nm~181 nm,TEM电镜结果显示纳米粒呈球形,粒径均匀。利用透析法考察了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延长PEG链或增加修饰材料的密度均能降低PTX的体外释放速度。以粒径为指标,考察了不同靶向纳米粒在10% FBS中的稳定性,结果显示,靶向纳米粒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MCF-7、HeLa肿瘤细胞和NIH 3T3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荧光法定性观察LAT1在所选择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CF-7和HeLa细胞高表达LAT1、NIH 3T3细胞低表达LAT1。以非靶向纳米粒为对照,考察不同配体修饰度和不同PEG链长的靶向纳米粒的在MCF-7、HeLa肿瘤细胞和NIH3T3细胞中的LAT1靶向效果、细胞毒性、内涵体/溶酶体逃逸及细胞结合、摄取机制。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靶向纳米粒表面配体修饰度的增加有利于增强纳米粒对细胞的抑制能力。细胞摄取结果表明,靶向纳米粒能提高未修饰纳米粒在LAT1高表达细胞中的摄取,而在LAT1低表达细胞中靶向纳米粒没有表现明显的摄取优势。当靶向修饰度为10%,PEG分子量为1000时,细胞摄取提高更为明显,结合纳米粒的体外研究,确定10% SPG25 NPs为最佳LAT1靶向纳米粒。采用激光共聚焦定性观察靶向纳米粒的亚细胞器分布情况,发现靶向纳米粒具有一定的内涵体/溶酶体逃逸能力。细胞内吞抑制实验表明靶向纳米粒主要以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进入细胞。在低温条件下,考察了LAT1的转运能力,结果表明靶向纳米粒能与LAT1发生结合,且对于LAT1介导的内吞,结合是细胞内吞的限速步骤。在37-C孵化条件下,通过竞争性抑制实验证明靶向纳米粒是通过LAT1介导的内吞进入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初步考察在靶向纳米粒的细胞内吞过程中对LAT1的影响,结果表明,靶向纳米粒结合细胞膜上的LAT1后,经内吞进入细胞,随着内涵体酸化或离子强度的变化,LAT1和靶向纳米粒表面的谷氨酸结合力减弱并分离,靶向纳米粒进入溶酶体,LAT1返回至细胞膜上,从而保证了细胞膜上有足够的LAT1与细胞外的靶向纳米粒结合、内吞。以4T1荷瘤小鼠为模型,利用活体成像仪考察靶向和非靶向纳米粒在荷瘤小鼠中的组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PEG化修饰能显著降低纳米粒的肝脾吞噬,谷氨酸修饰提高了靶向纳米粒在肿瘤部位的蓄积。以4T1荷瘤小鼠为模型,评价Taxol溶液剂、10% SP25 PTX NPs和10% SPG25 PTX NPs的抑瘤效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给药组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且10% SPG25 PTX NPs靶向纳米粒具有更好的肿瘤抑制效果。同时,与Taxol相比,10% SPG25 PTX NPs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此外,研究表明LAT1在血脑屏障和脑胶质瘤细胞上均高表达,并且LAT1在血脑屏障上对底物的亲和性远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LAT1。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合成了谷氨酸-TPGS修饰材料,制备谷氨酸修饰的脂质体,对该脂质体进行了体外制剂学评价,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的毒性试验和摄取试验,以及小鼠体内跨血脑屏障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与未修饰的脂质体相比,谷氨酸修饰促进了非靶向脂质体的细胞抑制能力,细胞摄取和跨血脑屏障能力。
其他文献
活体动物成像已成为荧光生物成像的前沿领域。组织穿透深度高的近红外发光探针和基于反斯托克斯发光过程的上转换发光材料能有效地降低荧光成像中自发荧光的干扰。但将其发展
化学工业设备因其自身固有的特性,常会产生一些腐蚀问题,这就要求在设计和应用化工设备时,及早解决腐蚀问题。当前,受限于客观因素,化工设备的腐蚀问题依然频发,直接致使设备
自2010年后,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中国政府针对该问题做出了宏观战略计划,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个方面便是金融市场的改革。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近年来,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蓬勃发展,玉米播种机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在人们认识到玉米播种机的优越工作性能和实用意义的同时,还要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故障维修方法,延长
人参和丹参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固脱、安神益智等功效;丹参具有活血祛瘀、保护心脑血管等功效。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而丹酚酸是丹参水溶
目的:研究苦参碱类生物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槐定碱)在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对样品中苦参碱、槐定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运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