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低中放固体废弃物处置场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PV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XX低中放固体废弃物处置场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内,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低中放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处置场边坡于2013年初开始开挖,2013年5月份边坡产生变形,形成了滑坡;受7月18日强降雨的影响,滑坡变形再次加剧,滑坡北东侧发生滑动解体,滑动距离约20m,坡体原有格构、锚索、截水沟及排水沟被拉裂破坏,形成滑坡堆积体约33×104m3;7月21日滑坡北东侧锚喷破坏,坡面发育大量拉裂缝,前缘形成体积约0.9×104m3的滑塌体,原有支护措施多处失效;同时东侧边坡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整个边坡存在继续变形破坏和整体失稳的风险,严重威胁坡脚在建的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库。  本文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测绘及勘探工作,查明了工程区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及边坡所在山体的基本地质条件;通过对滑坡区地质背景条件的深入研究,并结合工程实际,对滑坡成因机理、诱发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文中以微地貌、变形破坏迹象及滑坡物质组成特征的差异性为依据,对滑坡进行工程地质分区,以此为基础,对该滑坡的现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滑坡以后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变形机理进行预测评价。文中重点就滑坡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所确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对该滑坡进行渗流场模拟分析,主要针对地下水位在暴雨工况下的变化情况,采用三维数值计算和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滑坡整体、分区及局部的稳定性;依据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所得,并根据滑坡各区失稳破坏方式、规模及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防治处理措施建议。  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1)查明了研究区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根据工程区变形破坏特征,物质组成、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对研究区进行了分区;  (2)根据边坡变形破坏迹象,结合滑坡的体结构特征,采用工程地质分析,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变形破坏的机制和模式分析,提出了滑坡成因机制;  (3)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区研究,并根据该区灾害体的破坏特征、变形情况、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
其他文献
工程陶瓷材料因为性能优良,被广泛应用到各工业领域。但与金属材料相比仍属于高硬脆性材料,用常规加工方法加工易产生裂纹、崩碎等质量缺陷,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是采用精
随着现代工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设备不仅具有大型、集成、高速及重载的特点,而且其工作环境十分复杂。机械设备的某一关键部件一旦发生故障,往往会影响
当前国际经济和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导致了船运市场的深度低迷,在这一背景下国内民营造船行业的产业结构、企业产品和内部管理等问题更加凸显.文章从企业外部配套合作到企业内部
期刊
当前中小企业信息系统开发都有着业务流程复杂、需求不明、充满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性高等特点,传统软件开发过程没有很好的解决措施,由此导致大量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失败,阻碍了企业信息化进程。针对该问题,本课题研究建立适应中小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软件过程,通过良好的实践过程来缓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危机。本课题在深入研究软件过程的基础之上,决定采用统一过程结合敏捷过程的方式,建立敏捷化的统一过程来指导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
攀西地区四大典型钒钛磁铁矿区包括太和钒钛磁铁矿区,其处于攀西钒钛磁铁矿成矿带北部。太和钒钛磁铁矿区处于上扬子陆块西南边缘,西邻松潘至甘孜造山带。下元古界是其结晶基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