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电微生物,在外界电子受体不能进入细胞的情况下,它们能够将呼吸链延伸到细胞外,将电子传递到胞外受体。如果以人工电极作为胞外电子受体,则可以构成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MFC可以将有机物直接转化为电能,提供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产生电能的同时降解工业和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同时,借助于胞外电子转移,可以促进环境中毒性或放射性金属污染物质的还原,从而实现环境的生物修复。胞外电子转移也是实现能源物质制造的新途径。最新研究发现一些产电微生物,如硫还原地杆菌能利用具有金属导电性的菌毛进行胞外电子转移,但是菌毛的导电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利用PilFind算法和聚类分析预测和识别导电菌毛的同源蛋白,运用多序列比对工具MAFFT对地杆菌菌毛蛋白的序列特征进行分析,使用MEME预测的菌毛相关模体,比较分析QUARK预测出的蛋白三级结构的特性。通过构建物种进化树和基因进化树,探索导电菌毛的进化源头。从测序完全的9个地杆菌和2个粘土杆菌基因组中(>42000个蛋白质)预测出183条具有菌毛特征的候选蛋白。聚类分析后识别出包括GSU1496在内的11条同源的a类四型菌毛主蛋白,其中5条蛋白注释未知,与硫还原地杆菌拥有类似长度的短菌毛蛋白有7条。另外使用PSI-BLAST在地杆菌和粘土杆菌基因组中预测出七条GSU1497的同源基因。分析菌毛同源蛋白的连锁关系,发现GSU1496和GSU1497的同源基因在具有短菌毛的菌种中一一对应,且拥有很高的线性保守性。菌毛蛋白与导电相关的序列特征有:+1、+24和+27位的芳香族氨基酸高度保守,而+32、+51和+57位芳香族氨基酸位点却存在差异,+57位的赖氨酸处在高度可变的菌毛蛋白C端区域,可能对菌毛导电具有重要的作用。结构特征分析发现GSU1497及其同源蛋白之间虽然序列一致性不高,但是预测的二级结构却表明它们在结构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GSU1497具有一段四个连续反平行的β折叠结构,球状外形也与四型菌毛蛋白的C端结构有很强的相似性。模体分析发现GSU1497及其同源蛋白以及长菌毛的C端部分拥有一个保守的序列模体:正常菌毛球状C端的β曲折结构。构建物种进化树和基因进化树,发现地杆菌和粘土杆菌的短菌毛和长菌毛在物种进化上形成了不同的分支,唯一通过实验证明具有金属导电性菌毛的两个菌种G.sulfurreducens.PCA和G.metallireducens GS-15分在同一个短菌毛的分支中,脱铁杆菌在菌毛蛋白的进化上与地杆菌具有紧密的联系。这些结果表明导电菌毛蛋白具有特异的序列特征、结构特性和进化源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阐明菌毛的导电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