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目前临床最成功、最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手术方式之一,但术中常出现骨水泥填充不佳,导致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疼痛改善不明显、手术椎体再骨折甚至邻近椎体骨折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本研究通过探究在椎体成形术中发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目前临床最成功、最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手术方式之一,但术中常出现骨水泥填充不佳,导致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疼痛改善不明显、手术椎体再骨折甚至邻近椎体骨折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本研究通过探究在椎体成形术中发现骨水泥分布不满意(Insufficient cement distribution,ICD)时,分析应用经皮多点穿刺技术的效果及优势,旨在为临床治疗初次穿刺灌注骨水泥分布不满意时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补救措施。方法:制定相应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病例纳入标准:①经骨密度测定等检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②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示为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③典型的腰背区疼痛和查体时骨折处叩击痛;④单节段椎体骨折,无脊髓神经损伤;⑤完成全过程随访。病例排除标准:①有神经、脊髓压迫者;②继发性疾病如椎体肿瘤等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③陈旧性椎体骨折;④因身体原因无法耐受手术和麻醉者;⑤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纳入2020年09月-2021年09月期间我院术中骨水泥分布不满意而行经皮多点穿刺椎体成形术的40位OVCF患者相关数据(观察组),同时选择分析2020年09月以前未行多点穿刺椎体成形术的骨水泥分布不满意的40例OVCF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的透视频次、骨水泥用量、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前后的伤椎X线矢状面Cobb角、手术前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比、骨水泥在伤椎内的分布情况及骨水泥渗漏率。使用SPSS 22.0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通过重复测量的方差研究,正态分布计量数据按照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通过独立样本t校验,计数数据通过卡方检验。P<0.05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果:1.术中情况: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频次及骨水泥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VAS评分:两组患者术后1天及6月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两组之间术前、术后1天的VAS分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6月时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3.伤椎X线矢状面Cobb角:和对照组相比较,术后1天及6月观察组的Cobb角对比于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4.伤椎前缘高度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骨水泥分布和渗漏情况:观察组骨水泥分布情况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6.围手术期并发症:两组各有少数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便秘、谵妄等不良反应,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成功开展为期180天的随访,均无脊髓神经损伤、骨折复发以及临近椎体骨折等不良情况发生。结论:多点穿刺PVP与传统PVP均可以短期明显改善OVCF患者的疼痛症状。虽然多点穿刺PVP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和骨水泥注入量,但在PVP术中出现骨水泥弥散不满意时,经皮多点穿刺PVP可以更好的保证骨水泥优良分布的同时不会增加骨水泥渗漏风险,并且有利于长期改善患者疼痛,更好地恢复并保持伤椎高度,有着较好的临床推广潜力。
其他文献
程序自动修复技术是降低企业用于程序缺陷修复的运维成本、将软件开发者从繁重的缺陷修复工作中解放的关键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的兴起给程序自动修复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程序自动修复领域。主流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自动修复方法应用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将存在缺陷的程序端到端地将翻译为正确的代码以完成修复。然而这类方法主要采用了序列和树的表示方式表示源代码,由于编程语言本身存在语义依赖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椎旁肌群退变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探究补充骨化三醇是否对延缓椎间盘退变发挥积极作用。方法:临床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中老年腰椎间盘退变相关疾病患者150例,其中女性105例,男性45例,年龄41~93(67.0±10.1)岁,所有患者接受腰椎MRI检查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测定,按Pfirrmann标准对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并根据Pfirrmann等级由轻到重分为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法中,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手术治疗存在较大风险,严重时可造成神经损伤引起功能障碍甚至瘫痪。目前,造成椎间盘退变的机制尚不清楚,治疗靶点选择有限。因此,探索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新机制,发现治疗新靶点迫在眉睫。已有研究表明,活性氧物质ROS(React
研究目的探讨驱动压导向的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通气策略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影响。研究方法选择急诊全麻下行颅脑手术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82例,年龄18-65岁,ASAⅡ-Ⅳ级。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不予以PEEP的对照组(A组,n=28),5cmH2O的PE
背景:免疫机制在腰椎间盘源性神经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富血小板血浆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神经痛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探讨腰椎间盘源性神经痛的免疫复合物表达及富血小板血浆的治疗机制,可为预防和及时治疗椎间盘退变继发的神经痛提供新思路。目的:综述腰椎间盘源性神经痛的免疫机制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并进行展望。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及维普数据库(VIP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皮肤恶性肿瘤越来越引起重视,原发性皮肤恶性肿瘤根据病理来源可以分为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和间叶细胞恶性肿瘤。上皮细胞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黑色素瘤和非黑色素瘤两大类,非黑色素瘤中基底细胞癌最常见,其次是鳞状细胞癌和默克尔细胞癌。间叶细胞恶性肿瘤很少见,主要包括隆突皮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和血管肉瘤、皮肤淋巴瘤等,此外还有许多罕见的间叶细胞恶性肿瘤。继发性
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面部疼痛、头痛和嗅觉丧失。受CRS影响的患者通常报告生活质量受损,并且这种情况是持续的,甚至在手术后复发。CRS发病机制复杂,造成的经济负担重,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大。目前对CRS管理的一个主要限制是缺乏用于诊治和预后评估选择的临床相关生物标志物,本研究将探讨骨膜蛋白在C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蜂窝状晶格结构的单层碳原子,近年来,因其独特的动力学、热力学以及优异的生物学性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对其展开了相应的研究,促进了其在航空航天、海水淡化、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氟化石墨烯(F-GRA)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它是石墨烯家族中新兴的一员,是石墨烯的一种重要的衍生物,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宽带隙和高稳定性的特点,并因其独特的纳米结构和碳氟键而备受关注。由于其优异
目的:分析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PD-1抑制剂同步放疗和PD-1抑制剂序贯放疗两种方案作为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一步探讨PD-1抑制剂联合放射治疗的最佳顺序,为临床提供新的决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6月至2021年07月确诊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7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PD-1抑制剂同步放疗组和PD-1抑制剂序贯放疗组,同步治疗组27例,序贯治疗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
研究背景: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s,VLUs)是临床上常见的下肢血管性疾病,其发病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VLUs约占下肢慢性溃疡的8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社会的经济负担。VLUs患者在CEAP(Clinical-Etiology-Anatomy-Pathophysiology)分级中处C5~C6级,并且临床上常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