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分散液—液微萃取及其在水样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尽管仪器分析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复杂样品的前处理仍是现代分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其主要目的是纯化和浓缩样品,使目标分析物转化为匹配后续分析仪器进样的形式。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如索氏提取、蒸馏、离心、沉淀等)普遍存在操作过程繁琐、耗时等缺点,并且需要使用大量有毒有机溶剂,对环境及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有严重危害。另外,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还存在回收率低、富集效果和重现性差等缺点,无法满足对微量及痕量待测组分的检测要求。因此,开发省时、高效、低有机溶剂消耗的微型化样品前处理技术成为分析化学研究的热点。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巨大潜力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自2006年Assadi提出以来,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多种污染物的纯化富集过程中。此方法具有简单、快速、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回收率和富集倍数高等优点。近年来,分散液-液微萃取作为一种可行的分析技术,获得了持续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至今已有近1000篇有关分散液-液微萃取的文章发表,其中有700篇是在过去3年发表的(其中包含部分综述)。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水合氯醛和氢氧化钠原位反应生成氯仿作为萃取剂的新型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此方法不需加入任何分散剂就可以使萃取剂在样品水溶液中形成高度均匀的乳浊液,而且萃取效果优于常规使用分散剂的分散液-液微萃取。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改进又建立了一种在针管中完成的的分散液-液微萃取。两种方法结合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检测了自来水和环境水中六种有机胺类化合物,并取得了良好的萃取效果。本文共分为3章,其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简单介绍了溶剂微萃取的发展和原理以及近年来分散液-液微萃取逐渐成为溶剂微萃取的热点研究内容。通过对分散液-液微萃取原理的分析指出分散液-液微萃取中存在的问题和近年来人们对分散液-液微萃取的改进。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章:建立了一种基于水合氯醛和氢氧化钠原位反应生成氯仿作为萃取剂的新型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并结合气相色谱检测了自来水和环境水中的苯胺、对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对氯苯胺四种有机胺类化合物。对实验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实验中水合氯醛和氢氧化钠的反应配比、沉降方法的选择、水加入量、萃取温度对萃取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与常规分散液-液微萃取进行了比较。第3章: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发出针管中的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检测了自来水和环境水中的对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对氯苯胺、对溴苯胺四种有机胺类化合物。证实了此方法实现在线操作的可能,实验中对萃取剂用量、沉淀剂种类的选择、沉淀剂用量的选择和终止乳化分相的时间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与其它不需使用分散剂的分散液-液微萃取进行了比较。
其他文献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具有高精度,低检测限,可同时快速分析多种元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含量分析。本文主要研究怎样通过物理方法预处理水溶液,改善
目的观察美式整脊与针刺治疗联合应用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就诊时间先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广元市中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90例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3组,
大部分生命现象是由各种不同的化学振荡反应参与而呈现出来的,如细胞内Ca2+代谢、植物光合作用等。近年来一类由大环铜催化的BZ振荡反应成为研究热点,对这类催化剂的结构分析发
吲哚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生物碱、药物以及生物活性分子中。合成手性吲哚化合物-直以来都是有机化学家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烷基化试剂的科学选择,成功地实现了
风能是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由于风力发电厂规模越来越大,在我国电力事业中占有的比重也逐渐的升高,再加之风能的特殊性,所以风力发电场通常位于人烟
为了研究我国东北三省部分地区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 FPV)基因的遗传进化情况,试验用PCR方法对我国东北地区25份猫肛拭子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猫进行细小
可预见性规则是限制违约损害赔偿责任范围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涌现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愈来愈多,"违反可预见性规则扩大化适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背后凸显出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是环境中重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来源广泛,具有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的风险。苯并[a]芘(Ba P)作为高分子量的多环芳烃,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和较高的毒性,是多
多缩环化合物1,6-亚甲基桥[10]轮烯具有芳香性和电子离域特性,1,6-亚甲基桥[10]轮烯衍生物同时具有生理活性和电化学活性,已被开发成为抗炎、抗肿瘤类药物和锂电池正极材料等
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纷纷瞄准了技术教育。2003年,教育部颁发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技术"被列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技术包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两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