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执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中心;陕甘宁边区的民众教育在提高边区人民的文化水平、进行抗战宣传、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而民众教育馆作为进行民众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是边区社会教育工作的中心堡垒。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界已有对于民众教育的研究,改革开放后,关于民众教育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对于陕甘宁边区民众教育馆的研究,依然处于薄弱环节。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以《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及《解放日报》为核心文献资料,以党的相关文件,党的领导人的文集、选集,专家学者的回忆录和著作为基础文献。首先,本文对民众教育馆的历史演进做了介绍,并将民众教育馆的发展划分成萌芽时期、成长时期、繁荣时期、曲折发展时期及转变时期五个阶段。其次,对陕甘宁边区设立民众教育馆的背景进行了分析,表明边区民众教育馆的设立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结合陕甘宁边区的具体实际做出的重大决策。然后,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收集、阅读和整理,对边区民众教育馆的工作任务、组织和人员构成、活动形式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成果显著且具有代表性的民教馆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对陕甘宁边区民众教育馆进行客观评价,指出其在提高边区群众文化水平、移风易俗、激发民众抗战热情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汲取边区民教馆的合理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