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证明,区域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低谷区域发展问题,不仅是全国性的、全球性的、全人类的共同重大问题,也是北京、天津、山东、辽宁、河北这些环渤海经济区构成省份的基本省情、市情特征。
这些环渤海经济区省份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些地区利用经济、政治中心,沿海临港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开放地带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发挥自身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好的优势,抓住机遇,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总体上已进入自我积累、自我投资、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在经济发展中走在全国前列。但由于自然、历史、政策等因素影响,这些省、市内的经济低谷区域发展相对落后,这不但有悖于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的基本国策,也已成为阻碍环渤海地区整体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不利于整个区域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把环渤海地区的发展纳入国家总体战略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政策与措施,找出环渤海经济低谷地区自身的劣势,深挖其自身优势和潜力,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面促进环渤海经济低谷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实践问题。
本文利用差异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环渤海五省市的44个直辖市、副省级市及地市按照人均GDP的相对水平划分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低谷区。环渤海经济低谷区在山东、辽宁、河北三个省份中呈相对集中和零星插花两种分布,集中分布的两个区分别为山东省内的鲁西南经济低谷区以及辽宁省内的辽西北经济低谷区。通过对两个集中分布区及插花分布区区域特征的分析,本文选择分布相对集中且具有一定共性的两个集中分布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探究环渤海经济低谷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应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中的共16个指标对两个相对集中分布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两个经济低谷区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同时,资源、环境、人口系统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可持续性。然后结合综合发展状况分析,探求其发展现状,定性分析了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最后基于综合发展状况分析并针对滞后原因,对两个低谷区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本文力图探求一套较为完整的对于区域内经济低谷区的定位、分析的方法,以发达区域的经济相对落后区域作为突破口,在寻求低谷区落后症结、寻求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同时促进整个区域的整体发展。希望对区域经济低谷地区可持续发展及区域整体可持续协调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