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平与效率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但是,在对两大价值目标的追求中,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成为困扰人类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我国社会进入自1840年以来的“黄金发展期”,但是改革发展也进入深水处,进入“矛盾凸显期”,人们收入差别进一步扩大。因此,进一步思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对于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江泽民指出,理论研究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发展。”本文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原则,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的发展历程出发,揭示出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呈现三个阶段,人们关注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呈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富”论的提出。这一阶段冲破了把平均主义当作社会主义,把同步富裕当作共同富裕的误识,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第二阶段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确立。该原则认为分配政策要以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主要目标,承认利益差别,同时,国家要通过一定的制度、体制、措施等,协调收入分配,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该原则有利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也存在将理论泛化并涵盖非经济领域,忽略了社会全面发展的缺点。第三阶段是“公平与效率并重”论的重构。这一阶段强调在对立统一中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以统筹思想作为核心理念。“公平与效率并重”论有利于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三个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递进,构成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辨证统一。公平与效率观的演变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过程的梳理和总结,反映了我国对公平与效率观认识的逐步深化,折射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回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