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市售的带有白斑症状的冷冻的斑节对虾中提取到白斑杆状病毒,并用它感染了活体的中国对虾幼虾和日本对虾。这两种对虾均发病死亡。从死亡的对虾中再次提纯出此杆状病毒,并对其核酸及衣壳结构多肽进行了研究。此种杆状病毒的核酸为高分子量的DNA,分子量为49.8KDa的多肽为衣壳的主要结构多肽。通过对白斑杆状病毒悬液负染片的电镜观察发现,此病毒大小为270-300×90-120nm,具囊膜,而且在病毒粒子的一端囊膜向外延伸形成一条长尾。核衣壳为螺旋圆柱体形,由两端的帽状结构和中间的13层螺旋构成。每层螺旋由三排平行排列的壳粒构成,每排各含有11个壳粒。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衣壳超微结构模式图。应用超薄切片技术,在人工感染的中国对虾幼虾及日本对虾的组织中观察到了白斑杆状病毒,此病毒为杆状,具囊膜,无包涵体。此病毒的形态发生起始于细胞核,并可分为四个阶段:病毒基质的形成、囊膜的形成、病毒的装配和完整的病毒粒子的形成。在病毒装配过程中,存在一些特殊的形态,即为两个或三个核衣壳用一个囊膜来装配。这种行为产生两种结果,一是一个囊膜片段分别包裹两个核衣壳,当几乎被完全包裹时,囊膜断裂,就形成了两个完整的一个囊膜包裹一个核衣壳的病毒粒子,另一种结果是两个或三个核衣壳共用一个膜,然后膜和核衣壳再分开形成完整的病毒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