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白斑杆状病毒的分离纯化、超微结构及形态发生的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市售的带有白斑症状的冷冻的斑节对虾中提取到白斑杆状病毒,并用它感染了活体的中国对虾幼虾和日本对虾。这两种对虾均发病死亡。从死亡的对虾中再次提纯出此杆状病毒,并对其核酸及衣壳结构多肽进行了研究。此种杆状病毒的核酸为高分子量的DNA,分子量为49.8KDa的多肽为衣壳的主要结构多肽。通过对白斑杆状病毒悬液负染片的电镜观察发现,此病毒大小为270-300×90-120nm,具囊膜,而且在病毒粒子的一端囊膜向外延伸形成一条长尾。核衣壳为螺旋圆柱体形,由两端的帽状结构和中间的13层螺旋构成。每层螺旋由三排平行排列的壳粒构成,每排各含有11个壳粒。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衣壳超微结构模式图。应用超薄切片技术,在人工感染的中国对虾幼虾及日本对虾的组织中观察到了白斑杆状病毒,此病毒为杆状,具囊膜,无包涵体。此病毒的形态发生起始于细胞核,并可分为四个阶段:病毒基质的形成、囊膜的形成、病毒的装配和完整的病毒粒子的形成。在病毒装配过程中,存在一些特殊的形态,即为两个或三个核衣壳用一个囊膜来装配。这种行为产生两种结果,一是一个囊膜片段分别包裹两个核衣壳,当几乎被完全包裹时,囊膜断裂,就形成了两个完整的一个囊膜包裹一个核衣壳的病毒粒子,另一种结果是两个或三个核衣壳共用一个膜,然后膜和核衣壳再分开形成完整的病毒粒子。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刺糖多孢菌原生质体的电转化条件与转化效率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利用聚乙烯亚胺(PEI)和葡聚糖硫酸酯(DS),制备PEI-DNA-DS纳米颗粒,研究纳米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隶属于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短尾亚目(Brachyura)、梭子蟹科(Portunidae)、青蟹属(Scylla),在我国东部沿海广泛分布。其作为
随着MOS器件尺寸不断缩小,器件内沟道电场和电流密度激增,高电场诱生大量的界面态从而导致器件性能退化。本文研究相同工艺条件下,热载流子注入效应对不同宽长比NMOSFETS参数
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破坏生态环境。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等有毒性及可燃性气体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同时也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对人工授精和培育(22℃恒温环境)的齐氏田中鳑鲏(Tanakia chii)和革条田中鳑鲏(Tanakia himantegus)早期发育以及附肢骨骼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齐氏田中鳑鲏初孵仔鱼卵黄囊饱
酪氨酸酶(TYR)(EC 1.14.18.1)是存在于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含铜酶,它的主要功能是催化黑色素的生成。通常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动物体内的TYR会催化黑色素的生成以抵御皮肤受损,但是皮肤色素的异常积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色素沉着障碍。同时,TYR也参与了果蔬褐变和昆虫生长发育的调控。因此,通过抑制生物体内的TYR活性来调控黑色素的产生和积累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胍基化合物(GC
学位
随着电信的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无线技术应用最广的无线终端手机,也进入了新时代,植根在手机上的无线增值业务的开发,也必然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和更新。2008年,美国高通公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