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彩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中的发展远不如国画与油画那般动荡激烈。虽然水彩画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但一直以“轻音乐”的小画种意识存在,并且对水色技法的关注远大于主题精神的表达。随着近代水彩画参与人数急剧增多,越来越多的画家融入主题精神,不再沉溺于水彩画的水色效果。水彩作为精神传达的媒介材料,应该如何在体现民族文化性的基础上又融入当代艺术的格局,中国水彩艺委会主任、著名水彩艺术家陈坚在这个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为中国当代水彩艺术的代表人物与领跑者,陈坚创作的主要题材为故乡青岛的大海与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人物,尤其是塔吉克人物题材,将其独特的“质朴美学观”融入其中。陈坚重视写生的“精神现场”和“时空现场”,前后二十年深入帕米尔高原,重视画家与人物的情感交流,更重视艺术的精神传达,塔吉克人民的质朴品格和陈坚的精神追求十分契合。他笔下的塔吉克人物有着朴素的容颜与真挚的品质,成为其水彩人物画中最为常见的题材。随着陈坚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他个人风格演变有着清晰的历程,他对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越来越简约和洗练,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与生活场景等视觉符号被逐渐抛弃,人性内涵和精神价值的发掘成为创作的首要任务和表达重心。这不仅来源于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感悟,也来源于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的文化本位意识,是陈坚在当代艺术格局下独辟蹊径的自觉性探索,也为中国水彩的创作突破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对艺术家陈坚个人经历的梳理,研究其“质朴”观念的美学溯源、核心内涵、情感表达及艺术语言的具体表现;探讨中国水彩艺术发展演进过程中赴西部以少数民族为写生题材这一特殊现象,从而引申出陈坚对于“民族精神”与“质朴精神”的个性化表达与“质朴美学观”在这个时代背景与时代精神下所给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