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是中国油气勘探程度最低的海相盆地之一,也是我国在特提斯域内最具潜力的油气勘探目标。侏罗系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但是本地区储集层物性整体偏低,明显具有致密层的特点,能否找到优质储层已经成为制约对该盆地评价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地表所发现的含油层系几乎都与白云岩有关,故确定白云岩的成因及储层物性特征,对于研究白云岩油藏至关重要。本论文详细研究了羌塘盆地南部双湖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性,取得了以下进展和创新:1.通过对主干剖面沉积相研究,确定了研究区侏罗系白云岩所处的相带: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潮坪相和台地边缘礁滩相。2.双湖地区组白云岩岩石按白云石晶粒大小和自形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粉晶-细晶(半自形)白云石、中-粗晶(自形)白云石、中-粗晶曲面(他形)白云石、粗-巨晶曲面(鞍状)白云石、粗-巨晶曲面(胶结)白云石和不等晶白云石六个亚型。3.研究区成岩现象较多,成岩变化复杂,通过镜下观察到的成岩现象主要有压实压溶、胶结、白云石化、重结晶、去白云石化、溶蚀溶解及与构造有关的破裂作用等。其中,溶蚀溶解、白云石化、构造裂缝等主要起建设性作用,而压实、胶结、去白云石化等作用对储层起破坏作用。4.白云岩的镜下显微特征以及阴极发光标志说明研究区白云岩形成于强的还原环境。通过对白云岩岩石学、稳定碳氧同位素、激光微区碳氧同位素、阴极发光、包裹体均一温度和根据包裹体温度估算的白云石化流体的盐度和流体氧同位素成分等研究,综合分析认为,本区白云岩属于深部埋藏高温地层水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5.研究区布曲组白云岩储层物性较好,12件白云岩储层样品的孔隙度变化范围为0.68%-7.82%,平均孔隙度为3.24%;渗透率变化范围介于0.01×10-3μm2-5.55×10-3μm2之间,平均渗透率为0.85×10-3μm2,整体属于低孔中渗储层。结合铸体薄片显微镜观察和压汞曲线分析,白云岩储层孔隙空间类型较丰富,主体为裂缝-孔隙型,孔隙结构类型以中孔中喉或细孔中喉型为主,总体评价为Ⅰ-Ⅱ类较好-好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