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三峡大坝建成运营,库区干流航道逐步淹没至重庆市长寿县,全长561.5公里,沿线受淹干流航行标志1434处、信号标志及设施84处、航行水尺63处、测量控制网点6320处,受淹通信杆路655杆公里、通信线路2321对公里,受淹码头205座,受淹工厂、生产和生活用房20多万平方米、锚地47处。使航运安全及航运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改变了沿线的岸线分布、港口码头的通过能力,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为资源整合和重新规划创造了机遇。为恢复淹没地区港口、航道及配套设施的航运功能,本着先淹先建、先建后迁的原则,对库区航道设施、干线通信、主要港口码头、港航监督、航行设施和水运工业等项目实施恢复性复建,至2009年淹没复建工程基本完工。通过系列工程的配套实施,复建后的港口码头在港口布局、适航条件、装卸效率、吞吐能力、辐射能力及集疏运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同时,为配合重庆航运中心建设,重庆市在主城、涪陵、万州、忠县、江津、永川等市县区着力打造集装箱、滚装、观光旅游等大型专业化码头,规划建设“九港四区”。系列工程的实施有效推动了港口航运对交通运输和库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国家建设长江黄金水道、重庆市大力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为背景,对复建工程与重庆航运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定性分析了复建工程对重庆航运中心发展的影响,在对二者进行关联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改进型的索罗斯旺模型,以港口货物吞吐量为因变量,以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运输船舶供给和航道支持保障水平为自变量,建立复建工程对航运中心发展的贡献度模型,测算出复建工程对航运中心发展的平均贡献率达到62.31%,并对不同因素贡献度进行分析,以此提出加快推进航运中心建设的建议。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库区下一步的规划建设提供指导,对进一步推进重庆航运中心建设和发展,提升重庆航运中心水平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