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转变,投资和出口的GDP占比逐渐降低,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尤其表现在次贷危机后,经济增长更加依赖消费。然而,就2015年而言,美国、韩国、日本居民最终消费率为0.68、0.49、0.57,而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仅为0.38,可见,我国消费抑制现象明显。消费抑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制约因素。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城镇居民消费逐步饱和,深度挖掘农村居民消费刻不容缓。金融发展对消费具有重要影响,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但具体的影响方式莫衷一是。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业虽然取得了显著发展,但是距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农村金融排斥现象。本文旨在探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方式,并力求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角度对改善农村消费提供建议。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实证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首先,回顾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梳理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农村居民消费理论的主要论点,构建实证研究理论基础。然后,进行实证分析,从现状分析开始,运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定量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对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农村居民消费总量、消费倾向以及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四个方面现实状况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居民消费发展基本现状和主要不足。根据不同分析目标选取不同指标,通过建立门限回归模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影响,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具体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第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已经满足农村需求,但是发展效率偏低从而抑制农村居民消费;第二,农村存款和农村保险服务增加显著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农村居民消费受过去的消费习惯和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影响;第三,农村金融发展没有有效缓解农村居民消费抑制的现象,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对金融服务变化反应不敏感。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农村金融发展角度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建议。